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道德教育不应局限于道德教育课程,而应贯穿于所有课程."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说。近日,教育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整合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介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进展情况。
此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包括“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换句话说,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参加的每个课程和活动中。
“过去被老师批评违反学校纪律是件大事,但现在不同了。那个月的质量评估不仅直接降低到了D,还直接影响了三年后的高中录取。”这是潍坊市文光中学学生在经历了德育一体化改革后的感受。
山东省潍坊市文光中学以独创的“339综合素质评价”而闻名。该评价体系突出了3个评价主体,构建了3个评价层次,依靠9个评价维度来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和个性特征。第一个“3”是指三个评价层次,即常规评价、专题评价和象征性结果。常规评估是对学习习惯和行为的评估。专题评价是教育部规定的上述六个评价纬度。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是一份实证材料,可以证明一个人个性发展的一个方面。第二个“3”是指三个评价主体。包括我自己、同学和老师。在专题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占10%,同行评价占40%,教师评价占50%。“9”指九个评估维度。“学习习惯”、“行为形成”等。
“道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受继续教育的影响,道德教育课程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脱离实际时就脱离他们的根本。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表示,除此之外,只有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思想与道德、思想与政治等德育学科的教育功能受到重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被弱化,德育理论和知识被传授,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这些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第一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央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并多次作出指示。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应该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教育部党组也十分重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重要任务,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实施《中小学生守则》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炼各地典型经验和做法。
据教育部称,全国许多省市都根据当地特点采取措施加强道德教育。上海建立了六个学科德育合作创新中心,并开始研究“中小学学科德育绩效评估体系”。福建省厦门市在不同时期编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指导纲要》,涵盖了高中、初中和小学的36个学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堂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江苏建立了大量的综合教育课程基地,如“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和“儒家经典课程基地”。浙江省采用了“生活导向+活动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课程教育的效果。
“我们努力建立和完善德育课程整合体系。在纵向上,所有的中小学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前后衔接,有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要挖掘各学科和实践活动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德育功能,实现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实施上,要加强课内外、校内校外的协调和整合,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增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实现“教”与“教”的相互融合,体现“讲”与“传”和“解”的有机统一,落实“修身养性”的根本任务。”左敏说。
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山东将在薪酬、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优秀教师选拔和骨干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大教师德育能力的倾斜,以保持专职德育教师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加强培训,配备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定期组织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德育一体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