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4字,读完约5分钟
cctv-10
6月27日播出的
《中国影像方志》内蒙古卷
西乌珠穆沁旗篇
介绍了西乌珠穆沁旗
无与伦比的魅力
舒适的格斗技巧
这里爆发出激情
白马信仰与游牧文化力量
开辟广阔富饶的大草原
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蛆山姆”在蒙古语中被解释为“葡萄山人”。 因为这里也流传着祖先来自阿尔泰山脉的“葡萄山”的美丽传说。
西乌珠穆沁旗很棒
民族特色浓厚。
充满活力的地方
这片神奇的草原发出时代最强的声音
充满了活力
长调牧歌高亢辽远
在蒙古语中长调被称为“乌日图道”,意味着长歌,除了曲调长之外,还意味着历史悠久。
1957年,锡林郭勒盟举办了第一届牧民歌唱大赛,从西乌珠穆沁旗的照那斯图中,以高亢辽远的“圆蹄枣骠马”,吸引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眼球。
《圆蹄枣骞马》民谣充分吸收了字少腔长、尾音悠扬的长调特色。 一首歌中多次利用“诺格拉”特殊发音的妙技,这个嘴和咽腔的组合多而复杂的动作,可以发出颤音一样的声音效果。
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长调协会成立。 收集整理了二百多首长调民谣,去年7月,在西乌珠穆沁旗举办了八省区首次的“照那斯图杯”蒙古长调大会。
古老的长调被纳入中小学生的课程,在平静的旋律中,少年们继续唱着祖先的故事。
白马呼啸而过,天长地久
根据《蒙古秘史》,白马因为可以拯救成吉思汗脱离危险,被认为是繁荣的象征,在公元13世纪,白马被描绘在旗帜上,成为西乌珠穆沁草原无法替代的精神图腾。
西乌珠穆沁旗政府致力于马产业链的扩张,但现在在草原上奔跑的白马达到了6千多匹。
从2005年开始,西乌珠穆沁旗连续举办了800匹蒙古马“阿吉乃”竞赛和蒙古族马文化艺术节。
熏制的衣服一百年也不错
西乌珠穆沁草原是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冬天长夏天短,冬天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30度以上,在与寒冷的对抗中,西乌珠穆沁先人创造了熏制整个羊皮的熏制衣,这样的毛皮很美,而且
花拉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珠穆沁薰衣的制作技术传人,她的技术是从祖先们那里传来的。
为了熏制衣的技术和民族服装的制作技术在新时代也能被接受,西乌珠穆沁旗政府举办了多次“乌珠穆沁杯”蒙古族服装大赛。 年,在西乌珠穆沁旗举办的冰雪节上,花拉为主办者送去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穿的8套服装,成为冰雪节最明亮的风景。
格斗选手坚持不懈地创造草原精神
蒙古式摔跤在草原上被称为格斗技,与赛马和射箭一起被称为“男童三艺”。
在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加尔戈勒镇,矗立着巨大的雕像,站在中间的是加入西乌珠穆沁旗历史进入奇境的格斗选手都仁扎那。
清朝时期的西乌珠穆沁王府特别重视格斗技巧。 在重奖之下,都仁扎那异军突起,在几次那达慕大会上表现出色,成为草原有名的“摔跤手王”。 此后,许多搏击手迅速崛起,西乌珠穆沁地区逐渐成为名人云集搏击技术的故乡。
额尔登巴雅尔有50多年的比赛经验,是西乌珠穆沁旗格斗克运动的领袖。
1982年,额尔登巴雅尔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了全国中国式摔跤比赛,获得了第一个全国冠军,随后20多年,他总共获得了109次全国和世界冠军。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格斗技术和中国式摔跤一体化,正式纳入全国摔跤锦标赛,并颁布了更加规范化和国际化的比赛规则。
利用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契机,年,西乌珠穆沁旗举办了国际蒙古族格斗克邀请赛。 来自蒙古、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的256名格斗选手激烈角逐。 中国格斗克选手在赛场上展示实力,致力于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
生态的迅速发展不断。
1972年,西乌珠穆沁旗的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正式开工,现代化的曙光也开始照亮这片草原。
年1月24日,在西乌珠穆沁旗五室工业园区,两台机组正式开始发电。 这是锡林郭勒盟到山东1000千伏的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之一。 年5月,世界上第一个660兆瓦级火电机组排烟抽水系统在这里成功,该高新技术比较有效地缓和了发电生产和水生态保护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草原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生态干扰,实现草原的持续快速发展。
从以前开始牧民生活到新时代的巨大变化,西乌珠穆沁人运用历史和文化,承担着民族团结的一心一意的集中力。 创新和迅速发展,担负着一个民族继续生存的生命力。
资料来源:中央视科教、中央视网、西乌旗旅游局等综合整理
有越来越多的信息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锡拉丘雷日报》的官方微信。
主办:锡林郭尔日报社
监审:贺玉萍
原标题:『37分钟! 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就是这样介绍锡林郭勒的草原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