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9字,读完约5分钟
海外网9月21日电9月21日,素有“中国糖都”之称的王喜集团召开“粮食深加工产业科技创新与玉米果糖产业发展”研讨会。国家粮食局、中国生物发酵工业协会、中国生物发酵工业协会淀粉糖分会、中国淀粉协会淀粉糖分会,以及来自地方政府和粮食系统的专家和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粮食产业深加工科技创新和新型糖源玉米果糖产业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玉米果糖这一新型糖源的研发和产业化,是当前我国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为国家粮食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对加快粮食产业新旧动能转化、促进国家粮食科技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王喜集团董事长王勇在研讨会上表示,公司在研发新型糖源玉米果糖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历时10多年,投入研发资金10多亿元。它成功地将成本降低到白砂糖的成本范围。王喜集团正在积极申请批准在目前年产5万吨果糖生产线的基础上建设世界上第一条50万吨果糖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玉米深加工能力和果糖生产规模。加快该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同时与业内同行分享生产技术经验,促进玉米果糖替代蔗糖,解决我国长期依赖蔗糖进口、糖供需矛盾和玉米库存高的局面。
果糖开发:有效解决玉米高库存和解决国内食糖供需矛盾
数据显示,到2016年,全国玉米临时储存总量约为2.34亿吨。目前,玉米加工利用方法相对固定,主要是淀粉、酒精和饲料。玉米库存面临消化的压力。王喜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基地,每年消化300万吨玉米,主要用于淀粉糖加工。随着玉米果糖生产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逐步扩大,为玉米原料的消化开辟了新的渠道。根据每10吨玉米生产5吨果糖和2016年全国糖市场600万吨的缺口,果糖产业今后每年可消化1200万吨玉米。毫无疑问,玉米果糖的大规模生产可以为玉米的高贮藏和转化提供一条新途径。
根据中国糖业协会的调查数据,2015/16年度中国食糖产量为890万吨,国内需求约为1500万吨,市场缺口仍为600万吨,只能通过进口等方式弥补。然而,新糖源玉米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2-1.8倍,具有甜度高、对血糖影响小、不易龋齿、控制体重、保健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可以替代蔗糖,其成本低于蔗糖。用果糖替代蔗糖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可有效弥补蔗糖消费缺口,替代进口蔗糖,协调国内蔗糖供需关系,解决国内蔗糖供需矛盾。
王喜集团创新果糖生产技术引领中国糖消费升级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果糖生产企业,如美国的ADM公司、以色列的GALAM公司、丹麦的DANISCO公司、英国的Tate & Lyle公司、土耳其的TAT公司和中国的王喜集团,能够工业化生产果糖。全球总产能不超过30万吨,果糖仍然是高端消费奢侈品。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王喜集团在玉米深加工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企业已经形成了从玉米到玉米淀粉、到葡萄糖、无水糖和玉米果糖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该企业已投资10多亿元,成功研发出一种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玉米果糖,这在中国尚属首例。它填补了国内空的空白,将果糖的一次性结晶收率提高到50%,打破了世界上少数国家对果糖生产技术的垄断。王喜集团已成为中国唯一掌握果糖核心技术并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特别是最近,王喜集团在果糖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将果糖的价格降低到了白砂糖的成本范围,为其普及铺平了道路。
目前,王喜集团每年加工玉米300万吨,生产淀粉糖180万吨,其中一水结晶葡萄糖100万吨,无水葡萄糖10万吨,结晶果糖5万吨,葡萄糖酸钠20万吨,糊精12万吨,干淀粉15万吨。企业拥有国家认证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中国葡萄糖质量检测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截至目前,集团拥有240项授权专利,承担了40多个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主持并参与了10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系统修订,30多项技术成果通过了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
王喜集团总裁王迪表示,为了加快果糖产业的发展,尽快推广这一健康、营养、安全、绿色的高端产品,造福公众健康,王喜集团正在积极申请批准在目前年产5万吨果糖生产线的基础上,建设全球首条50万吨果糖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玉米和果糖深加工产能规模,建设全球最大的果糖生产基地。王喜集团将领导中国的“糖改革命”,让结晶果糖取代传统蔗糖,引领食用糖的发展趋势。随着健康中国步伐的加快,王喜集团将努力把果糖塑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端品牌,填补国内高端糖市场空白,引领全国糖消费升级,掀起“糖革命”的新潮流,打造中国健康糖的民族品牌。(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