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3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科伦坡8月12日电一叠旧报纸中的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友谊
新华社记者朱瑞卿唐璐
达摩沃德纳和他的兄弟们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的家中有一摞旧报纸。几十年来,发黄的纸上的字迹已经变得斑驳,纸张极其脆弱,如果他们不小心阅读,就会损坏纸张。我的哥哥阿吉特指着报纸上的一行僧伽谭对记者说:“这条新闻是在1949年5月1日报道了中国解放战争上海战役的那一年。”
这份名为《共产党》的报纸是由斯里兰卡共产党于1949年创办的。达玛沃德纳兄弟的父亲苏达曼·达玛沃德纳(Sudhaman Dharmawardena)在该报写了许多文章,向斯里兰卡社会介绍中国的革命进程。今天,达摩沃德纳兄弟把这一堆旧报纸视为他们父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阿吉特向记者介绍了报纸上一篇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报道,像是几件珍品。“这是我父亲写的一篇介绍新中国开国之父朱德的文章;如果你看一下1949年5月27日的这篇文章,标题是“中国解放于红旗下的上海”。
在两兄弟的家中,随处可见与中国相关的印记,如佛像和中国兵马俑。我的弟弟Sumati告诉记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父亲作为一名商人,作为民间友谊的使者,继续促进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当谈到两国之间著名的大米橡胶协议时,苏马蒂在1952年出版了一份共产党报纸,报道了当时的贸易和工业部长塞纳亚克前往中国签署协议的消息。他说:“斯里兰卡在大米胶协议上有不同的声音。为了宣传这项协议,我父亲多次在当地报纸上发表文章,介绍《大米-胶水协议》将给两国带来的好处。”
1952年12月,中国和斯里兰卡正式签署了《米娇协定》,揭开了两国友好关系的新篇章,为1957年两国建交奠定了重要基础。同年,素达曼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第一个斯中友好协会。
“斯中建交后,两国人员往来不断加强。当时,来到斯里兰卡的中国人亲切地称我的父母为“苏大哥”和“苏大姐”。20世纪60年代,我父亲还在科伦坡第十区开了一家人民书店,专门出售中国书籍和杂志。从1959年到1977年,他七次访问中国。”阿吉特说。
1979年苏达曼去世后,阿吉特和苏玛蒂继承了他父亲的生意,继续促进斯里兰卡和中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自2001年以来,苏玛蒂一直致力于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2015年,贝正式成立,中斯佛教友好协会会长苏玛蒂出任。
「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与中国佛教协会保持紧密联系。在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的帮助下,协会还开展了许多公益活动,如为斯里兰卡当地慢性肾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苏马蒂说,斯里兰卡僧侣在中国也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阿吉特现年60岁,是斯里兰卡-中国佛教友好协会副主席。他在工作日忙于安排各种友好团体的访问。他41年前去中国学习,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动情地说:“在中国学习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我亲眼目睹了斯中友谊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进步。”
阿吉特表示很高兴在斯里兰卡看到联合建设的“一带一路”。他说,科伦坡港口城和汉班托塔港等项目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也为斯里兰卡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果我父亲还活着,他会很高兴看到今天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友谊。作为他的儿子,我们将继承他的事业。现在,我的儿子将在中国山东上学,我希望他将来也能为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友谊做出贡献。”阿吉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