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6字,读完约4分钟

“过去手工组装需要七八个人,但现在组装系统可以不用人操作,间隙从2毫米减少到0.2毫米。”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教授黄翔指着实验室中大型飞机部件的自动对接组装系统告诉记者。

经过九年的努力,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将于5月5日首次试飞,体现了南航科研团队的智慧和心血。

从ARJ21(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支线飞机)到C919,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承担了140多个大型国产飞机项目,并挑选了29名骨干教师直接参加中国商用飞机联合工程队。研究团队参与了大型飞机项目的总体、气动、强度、材料、航空电子、飞行控制、动力、环境控制、防冰、四性、适航等内容的论证,开展了飞机设计、空气动力、结构强度、材料制造、适航管理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该校还向大型飞机研究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输送了数千名毕业生

140多个科研项目对国产大型飞机充满信心

C919首次静态测试完成

"数据与理论计算一致,实验成功!"8个月后,2011年3月15日,南航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完成了C919某段的静力试验。聂红教授的团队负责该部分的静态测试。这是C919大型客机在七个主要航段中首次达到试验状态的静力试验项目。该段静力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为后续静力试验积累了经验,对大型客机的成功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140多个科研项目对国产大型飞机充满信心

“这次实验的成功离不开南航科研团队多年来的科研积累,离不开老师和学生在实验室8个月的辛勤工作!”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说。

数字技术确保大型飞机的装配

装配技术是飞机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飞机制造过程中50%-70%的时间和成本花在飞机装配上。数字化、自动化和灵活性是当前国外飞机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2009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国商用飞机上海制造厂联合成立了“民用飞机先进装配技术中心”,开展了多项民用飞机装配技术研究。

"由于疲劳寿命等原因,民用飞机对装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文良教授介绍。作为回应,中国南方研究人员独立开发了大型飞机部件的自动对接装配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数字测量、控制和检测。研究成果已应用于ARJ21,并成功实现了arj 21-06飞机的对接装配。“以前的飞机分段对接多采用人工对接。该技术在ARJ21上的应用为C919积累了技术黄翔教授说。此外,他们团队开发的数字测量和检测技术确保了不同公司开发的C919七个主要部分能够同时成功对接。

140多个科研项目对国产大型飞机充满信心

适航研究是大型飞机的“安全卫士”

在安全方面,民用飞机发展领域有一种说法:什么样的飞机应该根据市场发展,如何发展应该是适航的。在这方面,C919的设计严格按照CCAR25-R4标准,该标准比客户A320在获得证据时采用的标准又发展了20年,这也意味着更难获得C919适航的证据。

孙有超教授的团队承担了20多个与C919安全适航相关的项目,涉及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安全设计与验证、适航验证与验证、持续适航与管理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贯穿于大型飞机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

开发了大型客机可靠性与安全性基础数据库,构建了大型客机虚拟维修性设计与验证系统,构建了飞机座舱人机工效学仿真验证平台。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为C919大型客机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和适航验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用孙有超教授自己的话说,适航技术是“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直接服务于飞机的安全设计和适航审定”。

140多个科研项目对国产大型飞机充满信心

“适航毕竟是为了确保公共安全。乘客可以放心乘坐C919,因为我们是它的‘保安’。”孙有超教授对大型飞机充满信心。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140多个科研项目对国产大型飞机充满信心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