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2字,读完约3分钟

"直播将在5分钟后开始。"当这样的广播响起时,意味着科普专家阿曼达将再次开始在线教学。

从国际海洋发现计划的368航次开始到5月31日,海洋钻探船"决心号"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已经完成了与世界各地学校的47次实时连接。其中,超过一半的联系是由航海科学专家阿曼达建立的。

在这次航行中,实时连接只是阿曼达的工作之一。她还管理着“坚定”博客、推特和脸书。“科普生活链接”作为“决心”的“必要行动”,通过远程教学将海洋科学带给孩子们的眼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的科学考察中,制度化的科普活动一直没有出现。

“决议”:科学委员并不是这场战斗的唯一参与者

向世界各地的儿童广播科学家关于“决议”的日常生活,然后将这些经历“翻译”成学生和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这是国际海洋发现计划对科学普及专员的期望。

“我们正在向‘未来’教授科学,希望学生们能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船在做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国际海洋发现项目航次368的项目主管卡洛斯说。

任何人都可以申请乘坐“决心号”去地球旅行。那么,钱从哪里来?USSSP负责科普专家的所有费用。这个组织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的管理组织。

此外,科普专家将获得高达1万美元的“奖金”。其中,5000美元是在船上工作两个月的补贴,另外5000美元是航行后的项目资金。

科普专家的工作并不容易。像科学家一样,他们也必须为整个航程写周报和总结报告。航行结束后,他们还将在学术会议上报告他们的工作成果。

决心将尽可能支持科学教育专家,如提供各种可能需要的材料-课堂讲稿,课堂游戏道具,“决心”贴纸,手工制作的模型等。除了传统教具,这艘船还配备了高科技教学工具,如iPad、360度全景相机和GoPro运动相机。

根据惯例,当“决心”号不执行科学研究任务时,科普活动就不能停止。今年7月,“决议”号将从菲律宾驶往澳大利亚。在这次航行中,将在船上建立一个短期的“岩石学校”。教师将与年轻科学家一起现场体验科学家在“决议”上的工作过程,测量和分析核心,从而感受到一种“真正的科学”。为此,“铁了心”号在本次航行的第五站特别钻了一口“教学井”,钻芯将被“岩石学校”使用。

为什么海洋科学研究缺乏制度化的科普?

国内:缺乏资金、技术和想法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丁伟伟在《解析》上做了许多科普链接,非常受欢迎。他很受欢迎,以至于小学生问他们的电话号码。然而,在他的印象中,他从未在国内的研究船上做过类似的“现场联系”。

一些中国科学家坦率地承认,“科普专员”的角色在国内科学考察中很难找到。然而,在航行中很少开展科普活动。

国际海洋发现计划中国办公室主任托马廷告诉《每日科学》:“以前,我们国内研究船的卫星通信带宽相对较窄,通信成本相对较高。一般来说,科学家只允许发送短信,不允许实时视频通话。然而,新建的研究船不应该有这样的障碍。”

丁薇薇表示,技术和资金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重视这一理念,这一机制是否有保障。"科普事业的顺利发展需要专门人才和专项资金的投入."丁伟伟说,“我们不能指望船上的人自己去想这件事。”

力拓也有同感。“中国的科学普及程度确实提高了0+。尤其是像海洋科学研究这样的大众科学,大多是科学家的自发行为,由科学家的热情支持,没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也没有支持机制。”特别是,他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科普活动,比如中国科研船上的“决心”。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为什么海洋科学研究缺乏制度化的科普?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