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64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对智能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互联网与物流的深度融合成为趋势,新技术的应用也形成了物流业的先进生产力。
智能物流成为行业焦点
最近,在长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物流展和智能物流技术博览会上,智能物流设备和技术成为焦点。
智能仓储和配送是物流企业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展会上,诺贝特智能设备(山东)有限公司的自动配送智能立体仓库模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据该公司销售经理杨凯介绍,该智能仓库可存储多达24层,并能实现自动准确识别和全方位实时管理货物分配。
“用户可以随时查看报表,掌握货物流向。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物流的准确率,大大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效率。”杨凯表示,随着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对智能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长春吉达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总裁张广东告诉记者:“目前,国际汽车物流企业正在努力提高智能化水平,我们的设备制造商也在加快创新,为企业提供集成信息处理、设备使用等功能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对于中国的物流设备制造商来说,智能物流对硬件的需求,如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驾驶飞行器以及智能仓储和配送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据报道,吉林龙航无人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货运无人机最大拉力达到84公斤,起飞重量达到40多公斤。该公司副总经理马东利表示,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未来将把货运无人机推向日常配送领域,开辟智能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一些传统的物流企业也加入了这个团队,以提高智能化水平。郑锦物流董事长舒玉林表示,该公司目前正与其成员公司合作开发银河系统。“这个‘互联网加物流’平台建成后,车辆定位、订单管理、客户管理等环节都将实现智能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主席崔中富认为,互联网与物流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趋势,新技术的应用也形成了物流业的先进生产力,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
物流企业加快智能布局
随着智能调度和智能配载在国内许多物流企业的成功应用,一些物流企业领导表示,智能物流正在经历概念阶段,变得更加务实。例如,智能存储、分拣和其他系统的广泛使用给物流业带来了一场“效率革命”。
“过去,处理200份订单需要一天时间,但有了智能调度和智能配载,一小时就能完成。”白石供应链(中国)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应用,物流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据报道,JD.com和苏宁等电子商务公司已经在一些地区启动了无人机试点。增加无人驾驶飞行器大大缩短了交货时间,将后勤流程从过去的5至7天简化为几个小时。
苏宁物流集团物流运营公司规划管理中心总经理孟丽萍表示,为了提高物流效率,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地区,苏宁正在建设一个集无人机运营、地面服务和物流信息化于一体的网络平台。目前,苏宁已经利用天网系统在全国部分城市跟踪定位无人机,并推动了通用机场的建设。
菜鸟网络关注新能源物流车。在运输配送环节,菜鸟通过一系列大数据技术,提出了新能源物流车辆管理系统、智能协调调度中心系统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菜鸟网络CEO办公室总裁助理罗宾表示,智能车,尤其是环保新能源智能车,将使人们在物流方面的功能越来越淡化。
智能物流的前提是充分的信息共享。刘一公司副总裁黄斌表示,为了提高物流和供应的效率,有必要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这依赖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连接供应链中的物流要素,并建立一个完整透明的供应链。
据了解,目前的云平台可以将与运输过程相关的人员、车辆、货物和仓库连接到互联网,并对平台生成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时性和成本的可视化控制。托运人可以通过手机实时了解物流流程。
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也主动参与信息共享和智能物流技术的研发。今年5月,由童渊快递牵头的“国家物流信息共享技术与应用工程实验室”在上海揭幕。
实验室负责人、快递有限公司副总裁向峰表示,除了应用和早期研发无人设备等智能设备外,实验室还将致力于改变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并推动新技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的作用。
对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随着智能物流技术的逐步普及,对智能技术研发和精细化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16年,中国物流岗位(从事各行业物流活动的岗位)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5%。
业内人士指出,物流业更加注重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传统的人力需求方向和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舒玉林表示,目前,郑锦益米泰克的物流业务正在进行智能化改造,未来将实现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平台的研发急需人才,尤其是物流管理、技术研发等背景复杂的人才。
长春吉达物流设备有限公司CEO广东张也认为,“企业在流程设计、智能物流软硬件设计和研究等方面人才匮乏。希望有更多软硬件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公司。”
在智能管理方面,一些物流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吉荣物流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采用悬挂运输方式,网点和线路众多,需要更多的精细化管理人才,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精细化、高效化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目前适应智能物流发展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一些企业在引进人才时不再严格限制工作经验,而是注重培养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刘硕邵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