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4字,读完约2分钟
25日,武汉美术馆“彼城:里外的视角——中德摄影师眼中的武汉”摄影展开展,展出来自德国摄影师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和武汉摄影师唐晶的摄影作品 记者詹松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周满珍 通讯员李想)25日,“彼城——中德摄影师眼中的武汉”摄影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来自德国的摄影师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通过二十多天的密集创作,以《武汉日记》展示了高速发展的大武汉,新老建筑和谐共处的空间里,令人心安的人间烟火之美。 “就像来到故乡一样让人心安。”比阿罗贝泽斯基在开幕展上如此说。这次来汉拍摄距离他上一次来汉已有三十年时间。 作为德国不莱梅艺术学院教授和著名摄影师,今年2月底至3月上旬,比阿罗贝泽斯基接受武汉美术馆的邀请,来汉进行为期21天的驻地摄影创作。二十多天时间,他坐地铁从住地循礼门饭店,穿越武汉大街小巷,四处拍摄,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武汉美术馆附近。对于这座正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他觉得新处像是科幻小说,高品质、科技感十足,而旧处则是被高楼环绕的里份街道,有他热爱的小餐馆小作坊和烟火气。 “他觉得老里份那里最武汉”,此次摄影展的策展人刘蕾说,比阿罗贝泽斯基喜欢在清晨黄昏来到老里份拍照,此时,自然的天光和渐次熄灭或点亮的城市灯火融合在一起,使他的照片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武汉在他的镜头下,又美又暖。 “他喜欢里份里的生活气息和烟火气,有一种亲近感,在走廊檐下炒菜的中年人,在里份口摆张小桌下围棋的居民,这种原生态的生活特别吸引他。”刘蕾说。比阿罗贝泽斯基其实是用照片讲述武汉人的故事,他在积玉桥地铁站口拍的一张照片,正值下班时分,摩托车司机、接女儿回家的妈妈、赶回家为儿女做饭的婆婆,“市民生活的热情特别动人”。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武汉摄影师唐晶的作品。将于8月17日结束,观众可以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