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1字,读完约5分钟

张玮琪。(《欧洲时报》德文版)

海外网8月15日电据德国版《欧洲时报》报道,张玮琪于1980年抵达西德前首都波恩大学学习医学。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等高等学府学习和工作。2008年,他成为明斯特大学医学院的终身教授,并担任分子精神病学研究所所长。十多年来,他在自闭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谈论出国留学:刚到波恩时学好德语,融入当地

谈到留学,鲁迅先生说:“一些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获得了老庄的博士学位,这让外国人感到惊讶;然而,回到中国后,是康德和黑格尔。”张玮琪出国留学的决心是能够与全世界竞争,而不是在他的同胞面前吹嘘。他坚持不喜欢别人,不寻找捷径,并努力适应好奇心。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他说,当他第一次来到西德时,在波恩学习的中国学生可以用十个手指数他们,他们可以感受到西德对中国的好奇。这里有很多问题:中国是否有灯,是否有火车和公共汽车,妇女是否仍然被束缚,她们是否是一夫多妻制,等等。,并把他们当作“晚清时期的小学生”。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当时,中国青年学生的到来为德国人了解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打开了一扇小窗户。当时,张玮琪和他的同学们只读了一年多的德语,他们能够用纯正流利的德语回答各种德语问题,介绍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这让许多德国人刮目相看,也让这些年轻人感到自豪。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西德人的友谊和真诚,以及无私的帮助,也让张玮琪感到温暖。这也是德国给他的第一课:“语言是心灵的窗户。”只有当你学好了当地语言,别人才会愿意和你交流,你才能展示你的才华。

谈教育:关注教育“文化广角镜头”看德国

张玮琪不仅重视自己的专业,而且非常重视中西文化、中西语言、中西医学和中西人文的比较。他说,他不仅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着深邃视野的“专业显微镜”,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着宽广视野的“文化广角镜头”。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中国的大学深受英美制度的影响,但张玮琪来到西德后才意识到德国的教育制度和英美的教学制度有着根本的区别。他首先发现德国传统大学没有门,没有墙,在英国也没有牛津、剑桥或哈佛式的校园。学校的所有部门,甚至实验室和教室都分布在全市。可以说“学校和城市一样大”。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张玮琪说大学是年轻人一生中最好的空闲时间,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如果功利心太强,一开始就会以结果为导向,最终会同质化。德国教育让你有能力自己追求有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并最终教会你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他还引用了理查德的话,他已经担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了。莱文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刻自我意识,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谈论医学:感恩并帮助他人,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

在张玮琪教授看来,许多人只是把医学理解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技术,这种技术并不全面,因为病人不仅需要医生,还需要医生;医生需要“有时治愈,经常帮助和总是安慰”病人。

张玮琪非常感谢他的医疗经验:“这不仅给了我帮助别人的机会和能力,也给了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机会。”医生的经历教会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对命运的耐心以及对他人的谦逊。”

科学研究: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搭建桥梁

在处理科学研究时,张玮琪教授不喜欢追求热门话题,而是热衷于脑科学中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的话题。在他研究的精神疾病发病机理领域,他的尝试非常大胆。

张玮琪介绍说,德国的中国教授经常思考如何为年轻的中国学生和中德科技交流做更多的事情。在他们共同出版了《我们是德国的教授》一书后,教授协会为一系列书籍提出了一个新的书名,暂定名为《德国中国教授看德国》,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书籍更全面地介绍德国,更深入地带领读者进入各自的专业领域。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张玮琪希望通过这样一本书,介绍德国对精神疾病的研究、理解、治疗和宽容的发展过程,帮助中国人放弃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抵抗,对精神病人进行宽容。基于他对中西语言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他希望发挥这一优势,发挥桥梁作用,为中国健全的精神疾病治疗体系做出贡献。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谈论心理学:随着年龄的增长,放慢与时间赛跑的速度会更快乐

除了在学校进行教学和研究之外,张玮琪教授还经常被邀请举办各种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在这些场合,他会结合自己的专业为观众“解惑解惑”。

张玮琪说:传统中国人非常重视现实,更喜欢儒家的“实事求是”思想。中国近代史的衰落带来了许多对传统文化的恍惚和怀疑。有人说:“如果你急于与时间赛跑,你就会放弃变老。”美国式的“与时间赛跑”可能有这个固有的缺点。然而,欧洲文化传统中不乏偶然性思维。他希望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多一点欧洲,少一点美国。

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俗话说:“如果你走得太快,你需要停下来,让你的灵魂跟上。”也许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时放慢“与时间赛跑”的步伐,让我们的灵魂有机会跟上,这可能是我们获得心理平衡的重要环节。(陈雷)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德国华人教授张卫奇:为中国精神疾病研究出力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3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