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7字,读完约4分钟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马迎晨】 德国人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性情沉静、喜欢思考、做事专注,所以德国出了很多大哲学家、思想家,同时德国人还有活泼好动、奔放不羁的一面,所以也出了不少旅行家、探险家。我们暂且把这两种性格特点称之为“宅”和“野”。人们平常所说的“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正是德国人性格两面性的真实写照。 德国人很喜欢过安静独立的生活,把个人空间看得非常重要。即使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德国人居住房屋高大宽敞,房间比较多,为每个人保持自己的独立空间提供了条件。按理说,8000多万人居住在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平均密度好像并不低,但是你在德国的城市小区或者小镇街道上,平时却很少能够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早晨起来散步,在笔者居住的河边居民小区几乎看不到人。到了晚上,除了市区中心的几条繁华街道以外,城市其他地方非常安静,几乎没有什么夜生活。到了星期天,德国所有城市的商场、超市、餐馆以及其他娱乐设施一律关门歇业,此时无论什么赚钱的生意都不会去做。昔日繁华的大街变得冷冷清清、行人寥寥。这个时候,德国人要么带家人去教堂做礼拜,要么待在家里过自己的小日子。男主人通常会修剪草坪、粉刷墙壁或自己制作家具,女主人则照顾孩子、洗洗涮涮。 在周末,经常可以看到德国人一家大小开车去郊外度假。他们的旅行车顶上放着折叠帐篷或游艇、滑板之类的器材,有的后面还会拉着一个小拖车,里面装的是野营用的东西。到了郊外的湖边,有的在草坪上搭帐篷、生篝火,有的去湖里钓鱼或划船。中午全家一起聚餐、日光浴或睡觉,下午在湖边散散步,再到湖里游游泳。一个周末的大好时光就这样打发过去了。德国人非常喜欢这种安闲随性的生活。 德国人把工作和生活分得非常清楚,在休息日或者度假期间决不会处理工作上的事情。这时候他们基本不会去收发工作邮件,也不会去接和工作有关的电话。他们一般不会带客户或者生意伙伴去泡温泉、洗桑拿。业余休闲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在酒吧、餐馆这样的公共场合也很少能看到德国人成群结队地聚餐、拼酒。往往是三两个德国男人相对而坐,人手一杯啤酒,就这样能聊上整整一个下午,什么下酒菜都不用。 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未免过于枯燥无聊,而德国人却乐在其中。在电车地铁里,德国人无论年龄大小,都会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读书看报,很少有人说话,也看不到有人玩手机。笔者感觉德国人有时像蜗牛一样,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的家背在身上,然后从厚厚的硬壳里悄悄地观察外面的世界。这就是德国人非常“宅”的一面。 德国人还有非常“野”的一面,他们非常喜欢到处旅游,喜欢和大自然亲近或发起挑战。他们天生就是大自然的儿子,在自然环境里他们感到非常惬意舒适。笔者居住的法兰克福美因河边,一年四季,除了较为寒冷的冬季以外,一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就会有三三两两的德国青年男女坐卧在草坪上聊天或晒太阳。周末还要搭起小摊,出售啤酒猪肘,吃吃喝喝,享受美好时光。据统计,德国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每年出国旅游最多的国家。德国近年来有两种旅游非常流行,一种是深度游,到了一个地方就会租房住下来,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慢慢体验当地的文化。还有一种是自助游,几个好友成群结队地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周游世界。笔者曾经在中尼边境的樟木小镇就遇到过这样一对德国亲兄弟。他们大约二十出头,稚气未褪却显得饱经风霜。两个人都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合伙开了一家木工作坊,专门设计制作高档家具。每半年他们赚足了钱就暂时关门歇业,骑上自行车周游列国。他们当时已经从欧洲骑行到了印度,打算从尼泊尔加德满都一路骑车到中国拉萨,然后再转道去云南。德国人给人总的感觉是骨子里躁动不安,老是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去冒险、去挑战。德国人的祖先历史上就有远征的传统,他们也非常善于在野外生存。在德国到处都有出售野外生存装备的商店,其装备种类之齐全,功能之完善,制作之精良,令人感到惊叹,例如光是野炊的用具就有上百种。从这些生活细节中确实能够感受到德国人心中那种勃勃的生机和对外面世界不可遏止的冲动。 责编:张青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