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2字,读完约5分钟
[欧洲时报]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一群新生即将进入大学。其中,有一些“三个华侨学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称,归侨青年、归侨儿童和在华华侨儿童统称为“三个华侨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他们与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们在中国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中国文化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现在,它们将成为搭建中外桥梁的基石。
“三个华侨学生”并不少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儿女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然而,尽管一些华侨在海外努力工作,他们仍然把孩子留在中国;也有一些归侨带着妻儿回到祖国的怀抱。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发布的信息,2016年和2017年,有近800名学生以“三个华侨学生”的身份参加高考。根据广西招生考试局发布的信息,2015年至2017年期间,有1200多名“三名华侨学生”参加了高考。
国内各大高校都活跃着“三个海外留学生”的身影,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杜就是其中之一。年轻时,她和父母一起去了日本,16岁时,由于父母的工作调动,她回到了中国。杜说:“在国内大学学习后,我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我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中国和日本。不仅如此,中国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也促使我不断进步。”
中国文化是基础
作为归侨、侨眷的子女,与生活在中国的普通学生相比,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国外大学深造,但最终他们选择了国内大学。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祖国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袁就是这样一个海外华人孩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她说虽然她有条件在加拿大学习,但作为北京人,她还是最喜欢国内的环境,没有出国移民的打算。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的李·阿克斯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高中和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文化背景形成的重要阶段。只有在中国完成本科教育,我们才能有更多的中国文化背景。
杜告诉本报记者,在她高中的最后一年,她曾为是否出国留学或留在中国进行过一次心理斗争。
“那时,我的中文已经忘记了7788,国内课程的进度比日本快。我根本跟不上。事实上,那段时间非常艰难。”杜坦率地说。她说,虽然她工作很努力,经常熬夜,但仍然很难赶上国内高中的进步。“根据我的成绩,如果我去日本,我可以进入领先的东京大学,但是如果我在中国参加高考,我可能只能被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学录取。然而,我的父母仍然坚持让我在国内大学学习。家长们认为,如果他们在中国读完三年高中后回到日本,他们对国内情况没有深入了解,也无法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杜笑着说,经过高中三年的“痛苦”,她的心现在很坚强,能积极地应付困难。
毕业于白城师范大学的华侨子弟金美玉(音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我高中的时候,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师告诉我,如果我不完全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谈论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很难形成自己的认知。正是他的话坚定了我留在中国上大学的决心。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对中国文化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我想通过在大学四年的积累,对我国的文化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
父母在韩国生活多年的朴林辉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说她在大学期间出国交流,当她和其他国家的学生交流时,她发现她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所以很难向其他国家的学生清楚地传达。“首先,你们必须先了解自己,然后才能相互了解。”朴林晖说。
建造一座沟通的新桥
李斧认为,国内大学毕业后来到美国的华侨和归侨子女在自身的文化形成阶段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可以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在澳大利亚从事教育工作的刘天宇说,由于他的父母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几年,他融入当地环境的难度较小,所以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这可能被认为是他的一个优势。他说:“作为中国的儿女,民族文化始终是我们的基础。我在中国接受的中国文化教育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所以我也想通过教汉语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做出贡献。”
搭建中外交流的桥梁是许多“三个海外中国学生”的梦想。杜在大学期间为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据报道,她曾为南京青奥会当过日语翻译。比赛结束后,她带领日本运动员参观了南京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历史遗迹和小巷。一些不了解中国的日本运动员对当地的热情好客和美味小吃赞不绝口,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也发生了变化。
“因为我父母在韩国住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也去过很多次亲戚,我对韩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我是韩国人,会说韩语。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我对中韩两国的交流有着很高的热情,希望将来能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朴回宇说。
(编辑: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