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9字,读完约7分钟

人们的视野

8月30日,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规范网络游戏总量,控制新增网络游戏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并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8亿,其中21.8%在20岁以下,2900万在10岁以下。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近30%的学龄前儿童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0分钟,而14岁儿童每天上网时间超过半小时的比例达到60.8%。

内容混杂,消费不合理,网络暴力难以应对……被称为新一代“数字原住民”的未成年人正面临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甚至是被误导的和身心受损的,同时通过互联网拓宽他们的视野,愉悦他们的身心。当务之急是保护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的安全,为未成年人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

性暴力很容易被模仿。

内容过滤适合医学

今年年初,一些网民在国内视频平台上发现了大量“儿童邪教电影”,即对儿童喜爱的卡通图像进行二次加工,在卡通电影、儿童戏剧和木偶剧中添加了大量血腥、暴力、恐怖和色情内容。今年第一季度,北京文化执法部门清除了超过210万条与“儿童崇拜电影”的非法链接

“色情和暴力对未成年人来说是最危险的内容,因为它们会导致试图歪曲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动,从而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因此,误导儿童的视频节目应该被禁止并及时调查。”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说。

除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外,危险行为、恶作剧、吸烟饮酒等有害内容也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模仿,阻碍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记者的调查发现,在直播平台上,许多未成年人模仿成年人成为结拜兄弟,化妆和炫耀他们的财富。

根据《中国未成年人上网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90%以上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有害信息。专家认为,比例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网络平台上缺乏针对未成年人的审计和过滤机制。

目前,许多网络平台对症下药,开始加强内容筛选。例如,如果短视频平台在青少年模式下抖动并上线,推荐的主页将自动过滤可能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但是,随着功能的升级,trembles还将出现在推荐主页上,根据内容过滤选择教育和知识内容。

除了及时审查和推迟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之外,许多组织还以青少年喜欢的形式制作和发布高质量的内容,因此网络空逐渐成为传播积极能量的前沿。今年暑假,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将以短片形式向未成年人宣传防溺水、防诈骗等安全知识。中国儿童青少年基金会近日发布了《青少年移动互联网词典》,教导青少年在上网时要注意保护隐私,正确处理不良信息,并得到了很多好评。

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说,拿起一个清零空

“互联网可以成为未成年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但有一定的条件。在学校和家长的指导下,未成年人应该选择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内容,学会识别不健康的内容并积极反馈。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创造一个关爱的环境。社会应建立多党治理模式,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的权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说。

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说,拿起一个清零空

支付行为缺乏合理性

消费者提醒准确点

这位13岁的山东男孩花了他母亲2万元的积蓄来玩游戏和招待客人。陕西一个10岁的孩子偷了他父亲的支付宝,并在4天内给游戏充值近2万元,每次高达4988元。四川一名10岁男孩破解了他母亲朋友的手机支付密码,并奖励了主播每晚3万元。河南的两个小学生玩手机内置的游戏,从他们母亲的信用卡里偷了数万元...

《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与保护研究报告》(2017年)显示,70%的青少年购买了网络游戏,约2/3的青少年通过在线支付工具购买网络游戏。

有关专家指出,未成年人对金钱和消费的看法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缺乏支付行为的概念。特别是在许多游戏和直播平台上,用来充值和奖励的是游戏硬币和假硬币,这让一些未成年人产生了花钱不是钱的错觉。最近,重庆的一个女孩花了7万多元刷了一个主播的礼物。只有当父母问起时,她才意识到她并不认为自己在花“真正的钱”。

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说,拿起一个清零空

针对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多个平台出台了相应的政策。2017年,腾讯宣布未成年玩家可以通过网络游戏获得直接退款。今年7月,腾讯升级了“小游戏消费提醒”服务,触发提醒标准从最初的一天500元调整为30天内累计充值300元。据统计,腾讯已经成功帮助家长发现未成年人的消费,其发出的提醒每四个中就有一个。然而,被有效提醒的用户中有76%的人的消费量得到了控制。

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说,拿起一个清零空

记者的调查发现,在现实中,仍有一些家长遇到了“退款困难”。一些平台拒绝退款,理由是在充值服务协议中提醒未成年人,充值必须得到监护人的批准。一些平台要求父母提供未成年人完成消费行为的证据。该平台还反映,未成年人退款政策出台后,出现了一些“欺诈退款”行为。

“对于未成年人的缴费行为,如果缴费金额过高,超出了未成年人的承受能力,父母可以依法追偿。同时,安全上网也是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和孩子共用手机、账号和密码,未成年人将会支付大笔的钱,这表明父母的监护义务并不存在。中国传媒大学语法副部长王思新说。

精神健康经常受到侵犯。

许多政党携手消除癌症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初中女生每天花大量时间在一个平台上发布一段“字体特效制作”的短片。她通过收集“弟子”和出售字体来获得满足,导致厌学和社会障碍。她目前正在接受心理治疗。此案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未成年人过度沉迷于网络。

除了视频短片,未成年人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也不容忽视。近年来,由于老师和家长控制了玩游戏的时间,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等新闻屡见不鲜。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平台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腾讯推出了一个成长卫士平台和一个健康反成瘾系统,规定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时长和时长。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一个未成年用户在一天内手游的在线时长比去年的最高值下降了约55%。此外,腾讯的“可疑小号查询”功能允许父母通过相关设置检查他们的孩子是否有可能与其他账户玩游戏。

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说,拿起一个清零空

除了平台责任外,学校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也至关重要。专家指出,强制退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面对儿童吸毒成瘾的事实,监护人应该学会以平静的心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让未成年人能够慢慢戒掉毒瘾。

网络暴力也是一种损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癌症。今年5月底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网络安全调查报告》显示,高达71.11%的青少年经历过网络欺凌,主要包括嘲笑、虐待、恶意动态图像、恐吓等。场景包括社交软件、在线社区、短视频、新闻评论区等。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第21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威胁、侮辱、攻击或者伤害未成年人。

王思欣认为,网络暴力远远超出了未成年人的应对能力。监护人、学校等组织和个人发现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时,应当采取心理咨询等措施,及时提供帮助,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此外,还应严格审核互联网平台,及时屏蔽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和信息。(记者董徐青)

《人民日报》(第14版,2018年9月6日)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对于“数字原住民”来说,拿起一个清零空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