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47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食品工业发展的质量不高。近年来,中国通过坚持优势粮食、优势生产、优势收购、优势储存、优势销售,实现了粮食产业的增长速度和质量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

在九月的金秋时节,丰收在望,大河南北流淌,大米散发着芳香。粮食产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连接城乡,覆盖123个产业,在农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它还不是粮食工业的大国,其发展质量一直很低。近年来,中国坚持优质粮、优产优购、优储优销,建立了现代粮食产业体系,把优质发展渗透到粮食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粮食产业增长速度和质量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和企业效益的提高。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高价收购和储存优质粮食的机制正在形成。

在山东省德州市发达面粉集团的院子里,几辆装满小麦的谷物卡车正等着卸货。该公司总工程师张益强表示,该公司今年购买了小麦,普通小麦每斤约1.24元,优质小麦每斤约1.35元。公司拥有10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原粮8亿公斤,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只有当好的粮食顺利销售时,才能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今年是深化粮食收购储备制度改革的重要一年。国家有关部门完善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形成了价格优、价格优的粮食收储机制。记者从《经济日报》了解到,由于多种因素,在最近的夏季粮食收购中,优质小麦价格上涨。河北、山东等主要小麦产区尚未启动小麦市场配套收购。虽然江苏、河南、安徽等小麦主产区已经开始了小麦的市场支持采购,但以市场为导向的采购占据了采购的主导地位。小麦价格出现两极分化,优质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表示,今后,中国将稳步推进粮食收购储备制度改革,巩固玉米“补价分离”市场化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小麦和大米最低收购价政策,优化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方法,完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优质粮食是第一位的,优质的粮食资源是粮食产业优质发展的基础。据了解,近年来,粮食部门充分发挥流通反馈和激励作用,引导和支持产粮区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推进农业的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广西香稻”的平均收购价格比普通晚籼稻高出45%。湖北福娃集团、辽宁鼎翔米业、武昌侨福大院等企业开发的“虾米”、“蟹米”、“鸭米”比普通产品效益高得多。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四川省粮食局局长张立平说,近年来,四川充分发挥了流通在生产中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粮食订单”,扩大了优质粮来源基地。支持私营企业参与或牵头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扶持275家大型粮食生产企业,积累1000多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用于订单、流通和信托。四川耿浩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开拓100万亩海外(柬等国)优质粮源基地,开发150万亩地方优质特粮订单,帮助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更好的粮食和更好的储存,以提高储存粮食的供应质量

安徽白湖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有60年历史的特大型国有农场,集粮食生产、种业、水稻、林业和水产养殖于一体,拥有15万亩标准化良田。安徽省白湖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张立明表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在做好原粮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储粮质量。2009年,公司与中国粮食仓储巢湖直营仓库合作,建造了一个超过5万吨的大型仓库,实现大米的特殊仓储。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为了确保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良好的储存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一些有资质的粮食加工企业已经自主建设现代化粮库,确保原粮储存质量。辽宁盘锦鼎翔米业有限公司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粮库,仓储能力超过5万吨。采用低温环保储藏技术,粮食储存一年,依然新鲜。吉林东富米业公司建造了几个现代化的大平房仓库和筒仓来储存新获得的粮食。然而,越来越多的粮食加工企业负担不起高昂的仓储成本,往往采用边加工边采购的方式。一些粮食加工企业与一些仓储条件较好的仓储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得稳定、优质的粮食来源。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大力推广绿色储粮技术是确保粮食储藏安全的关键。记者了解到,四川省将低温绿色储粮工程列为“省长工程”,瞄准绿色仓储、智能仓储和精细仓储发展方向,大规模推广应用低温绿色储粮技术,全面提高粮食库存供应质量。目前,已建成成品粮低温仓10座,原粮低温仓79座,储存优质粮200万吨,年累计增加约2亿元。此外,浙江省开展了仓库光电一体化改造,江苏省推进了气调储粮,天津、广东、甘肃、云南、山西等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提高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比例,可以保证粮食的品质和新鲜度,做到“储藏永远是新的”。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为了解决粮库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各地不断推进智能粮库建设,引入物联网、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加强对粮食形势、粮食质量、安全保障等的动态监测。确保粮食储存的安全。在智能粮库中,在电子温度检测、谷物冷却、机械通风、循环熏蒸等“四合一”储粮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应用内循环温控储粮、智能通风、空温控储粮等新技术,实现了科学储粮、绿色储粮、智能储粮。安徽省投资3亿多元实施“智慧安徽粮”,预计将实现全省国有粮食企业信息化全覆盖。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用优质粮食和优质添加剂增加优质产品的有效供给

目前,我国70%的粮油企业从事米、面、油的初级加工,存在生产能力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供应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培育和壮大粮食加工经营者,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优质产品有效供给,以“优粮优食”的理念,推动城乡居民从“温饱型”向“美食型”转变。

以“粮食头、粮食尾”、“农业头、工人尾”为切入点,推进粮食深加工,壮大绿色食品加工业,是提高粮食产业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黑龙江武昌以其优质大米而闻名。全市有10家企业,年加工大米10多万吨,促进了水稻产业的优质发展。去年,全市大米价格平均每公斤上涨0.5元,农民增收10多亿元。江西金佳粮食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利用大米加工副产品生产米糠油、炭黑等下游产品。“吃干榨”后,大米的附加值增加了3-5倍。然而,“上等粮食加上等食品”是不能过度加工的,不能片面追求精致。粮食的过度加工不仅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而且造成粮食资源的巨大浪费。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主要产粮省。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00多亿公斤,商品率达到80%以上,但粮食加工业一直落后。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表示,近年来,黑龙江省把粮食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引导和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品种,推动玉米产业链逐步从淀粉、酒精等初级产品向结晶糖、氨基酸等深加工产品延伸,向生物医药等领域延伸。2017年,全省重大粮食加工项目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46%,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省玉米、大米、大豆三大粮食加工业实现全利润,粮食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建立顺畅高效的粮食产销联动机制是粮食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粮食产销领域不断深化合作,促进粮食区域平衡。例如,北京是中国主要的粮食集散地,与吉林、山西、河北等主要粮食产区建立了长期的产销合作关系。吉林大米、山西小米等品牌粮食相继进入北京市场。天津市和黑龙江省共同建设了一条优质粮油直运通道,使“黑龙江米”直达京津冀人民的“米袋子”。此外,从粮食生产分布来看,随着粮食生产逐渐向核心主产区集中,省际粮食流通逐年增加。2017年,省际粮食流通将达到3400亿斤,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600亿斤。粮食产销区加强了政府层面的战略合作,提高了中国省际粮食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辉)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备份“优”粮,让人吃“好”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