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3字,读完约4分钟
10日,第十三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大会会外活动“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仪式在鄂尔多斯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防沙治沙合作机制,以增进互信,凝聚共识,促进国家间合作,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一带一路”防沙治沙合作。
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尼卡·巴布女士出席了会议。五位中国外交部长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会上发言,来自20多个国家、欧盟和国际组织的300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该机制将加强沟通和协商,分享经验和技术,促进生态保护,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该机制的成员是混合的,分为国家成员、国际机构、民间组织和企业。机制合作框架主要分为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技术培训和项目示范。其中,会议机制建立了部长、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工作组之间的三级磋商机制,就“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的发展战略、工作计划和示范项目进行沟通和谈判;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综合遥感信息进行荒漠化和沙尘暴风险评估和监测,促进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共享,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技术和技术需求清单;技术培训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类型的国家,依靠现有机构建立区域性荒漠化防治培训示范中心。中国国家林业局每年为该机制成员国举办技术培训班;项目示范包括机制成员国和国际组织共同研究和确定示范项目提案,机制成员利用现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及创新机制共同资助和支持示范项目。该机制还建议成员国共同探索建立四个筹资渠道,每五年制定一次该机制的发展战略,确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评估实施效果。
张建龙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共识。在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期间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沟通交流,加强务实合作,建设生态安全共同体,是共同构建“一带一路”防沙治沙合作机制的重要保障。共同构建“一带一路”防沙治沙合作机制,是中国应对挑战、化解困难、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一项举措,体现了中国吸收国际先进防治经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在机制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通过制度对话,加强沟通协商,促进务实合作,分享经验,提高荒漠化防治能力,为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趋势,大力推进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林业局将积极响应该机制的规定,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国际合作,致力于荒漠化防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防治荒漠化做出贡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尼卡·巴布女士说,防治荒漠化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充分体现了各方在防治荒漠化和促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雄心和共识。通过这次会议,所有与会国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合作重点。她指出,“一带一路”防沙治沙合作机制有利于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将绿色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投资的理念带到沿线国家,促进相关国家间的深入经济交流。她强调,合作机制是分享全球防治荒漠化最佳做法的重要平台,可以促进联合国会员国公平、公正的发展,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广泛、务实的合作,造福各国人民。(记者高萍、维利见习记者安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