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9字,读完约3分钟

数据地图:在农贸市场,市民使用支付宝购物。新华社

国外媒体称,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的普遍现象。从2015年起,北京还将允许使用手机支付水、电和煤气费用。不久前,地铁票也可以用手机支付。

奥地利“标准”网站9月24日报道,50岁的北京人张小丽在北京三里屯餐饮街的一家餐馆点了一碗米粉。点餐时,服务员说:“我们用手机结账。”张女士生气地说:“我用人民币!”经过一番争论,侍者让步了。“好吧,但是你必须给我确切的钱。我不能改变它。”张小丽怒气冲冲地起身离开了。服务员对厨房喊道:“我不要米粉。”

“一切都用手机支付”? 外媒称背后风险被忽略

这不是一个案例。直到中央银行介入:人民币才成为合法的支付手段。它必须被接受。

中国不再是“现金为王”。突然间,一切都由手机支付了。“这是我们从未预料到的,”聂说,他在北京经营一家报摊,同时出售饮料和冰淇淋。今年2月,他们在一家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并获得了一张银联卡。然后他们在手机上下载了与银行账户相关的电子钱包。支付宝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另一个平台是腾讯集团的微信支付。报摊老板打印收到的二维码,并把它挂在报摊外面。二维码允许客户立即进入支付平台。

“一切都用手机支付”? 外媒称背后风险被忽略

从那以后,报摊业务一直在蓬勃发展,结账速度也在加快,而且也没有假币和欺诈。例如,一位客人拿起一杯饮料,用他的手机扫描报摊的二维码,输入付款金额,然后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将钱直接转给报摊店主。钱会立即到达并显示在收款人的手机上。“现在超过80%的顾客使用手机结算,”报摊老板说,支付平台不收取额外费用。"每1000元的收入,你只需要支付1元的服务费."

“一切都用手机支付”? 外媒称背后风险被忽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月中旬发布的数据,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7.51亿。96%的人用手机上网。中国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已经达到5亿。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研究了支付宝的发展。在《蚂蚁金服》中,他讲述了支付宝如何被底层公众接受的故事。黄说,他曾经在鲁豫乞讨,但不幸的是他身上没有钱。但是对方拿出他的手机,说他可以通过手机转账。

“一切都用手机支付”? 外媒称背后风险被忽略

欧洲央行的一位专家指出,公众没有考虑无现金支付的影响,并且忽视了数据保护。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除了受到严格控制的例外情况,此类支付平台不提供贷款和债务服务。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朱宁对网上支付平台持更为批评的态度。他认为,由于不收费,平台经理必须不断将流入资金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领域。一旦投资失败,出现用户挤兑,银行系统将面临系统性风险。

“一切都用手机支付”? 外媒称背后风险被忽略

中国人民银行似乎也担心这种情况。在支付平台和银行系统之间建立一个清算平台,以控制风险。清算平台将于2018年6月底正式启动。(编译/焦宇)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一切都用手机支付”? 外媒称背后风险被忽略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