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9字,读完约2分钟

从传统互联网到智能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和高性能计算推动了IOT向智能的转变。在过去的一年里,当我访问欧洲、美国和日本时,我发现智能现在是硅谷乃至世界的主要创新方向。在国内,这一趋势也正在出现。然而,智能创新的门槛比移动互联网高。它需要技术和研究的基础。除了大公司的巨额研发投资,更多的创新是实验室向市场的转变(一种产生智能创新的有效方式)。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规律,积极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商品化,抓住情报工作的大好时机。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智能竞争

更简单、更快、更便宜是过去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认知。然而,智力是一场革命。它赋予人们“更强的自我”——无论是人机交互、生物感知、空气体接触、生命基因还是智能环境等。,它是人类智力和能力的延伸。人们需要增强什么样的能力,智能会催生什么样的技术。无人驾驶汽车带来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交通,外骨骼机器人使残疾人重新获得行走能力,虚拟现实/现实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身临其境的实时交互场景,智能将加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联系。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智能竞争

智能化,这是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实践的最佳时机。然而,许多顶尖的创新想法往往存放在重点大学和国家科学研究机构。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受制于各种原因。在宣布成就或发表论文后,它们只能呆在实验室里,不能投入使用,也没有机会造福公众。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实施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给予不低于奖励总额50%的奖励,明显高于以前的规定。国家已经开始优化科研成果转化政策,这符合智能创业的趋势。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差距。美国的许多大学将研究成果商业化,在设立公司时对股权没有太多限制。结果持有机构通常只收取一些费用,或者只收取一位数的股权比例。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智能竞争

在我看来,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变应该有一个更大的空范围。特别是对于那些掌握了科技成果并有勇气创业的人,国家可以考虑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例如,在核心成就发生转变的公司,企业家会获得更高的股权激励;或者设立面向市场的专项投资基金,投资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能技术商业应用;它还可以让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建设“实验室”,让市场导向的优胜劣汰机制更好地渗透到研究和技术实验室。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智能竞争

(作者是英纳天使基金的创始合伙人)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智能竞争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