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17日电:导演陆川揭示了“我们出生在中国”的幕后故事
新华社记者郑江华
作为第三届中国欧盟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我们生在中国》于17日在布鲁塞尔弗拉基艺术中心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家庭如大熊猫、雪豹和金丝猴温暖的心灵成长和生活循环的故事。这部电影于2016年8月在中国上映,打破了中国自然电影的票房纪录。今年4月,这部电影在北美1500多家影院上映,并取得了1400万美元的票房成功。
电影主角之一的雪豹“达瓦”死了吗?中外团队合作制作电影有什么不同吗?导演陆川告诉新华社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
雪豹“达瓦”是影片中的主角之一,许多观众对“达瓦”的去世感到悲痛。对此,陆川说:“其实《大洼》的角色是由九只雪豹扮演的,我们用的材料是九只雪豹。许多人问达瓦是否死了。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没有答案。”
陆川说:“这部电影的所有材料都是真实的。有雪豹在恶劣的环境中死去。我们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位母亲身上(在电影《达瓦》中,她养育了两只幼崽)。”
陆川说,《我们生在中国》是通过几个动物来表达“生命周期和无尽的生命”的生命信念,拍摄方法完全按照纪录片的方式——抓拍和偷拍,然后从后来的500小时素材中找到合适的镜头来传递这一信息。“是用材料重写剧本,但结构还在。”
《我们生在中国》由上海文光影视集团上海电影工业有限公司和迪士尼电影工业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汇集了众多国际团队的智慧。陆川透露,中国队和外国队对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有激烈的争论。
陆川说:“我是四个制片人之一,其中两个来自BBC。”英国团队非常质疑我的叙事风格,认为我做这个故事太过分了。他们需要的是一部电视故事片,但我想要的是一部电影。最后,我去了迪斯尼。迪士尼支持我的想法,认为故事应该是第一个。”
不过,陆川对最终的合作结果表示满意。“在国际合作和合作制作中,这是一个完美的结果。我们已经完全阐明了底线,国际团队提供了完美的国际支持。”
《我们生在中国》的拍摄和制作周期长达3年。陆川说:“德国和法国的摄影师已经和我在野外拍摄了18个月,在这方面的合作是完美的。国际团队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团队保持了我们的精神。它的名字叫“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这个故事保留了它原来的味道。”
这部电影客观地展示了中国野生环境保护的成就,不仅好而且受欢迎,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但对卢川来说,这是无意的。
陆川说:“当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时,我看到美国人在网上评论,‘我没想到中国会这么美’,‘我没想到中国会有这么多烟囱’,‘我没想到中国会有这么多野生动物,而且美国有很多报道说所有的野生动物都被吃光了’,‘说实话,我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文化交流,但是回顾过去,‘我们生在中国’是客观的
“比如我做可可西里的时候,西藏只有几千只羚羊,现在有十多万只,人口已经恢复了。这是政府努力的结果,也是人民日益关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