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6字,读完约2分钟
7月13日,伴随着悠扬的汽笛声,国家海洋局的向阳红09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及其科学小组抵达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截至目前,“蛟龙”号2016年(中国海洋第37次航行)的试航申请航行历时94天,航行近12000海里,共潜水22次,安全顺利完成了计划中的科学考察任务。
“蛟龙”号第二阶段的首席科学家彭晓彤表示,这是“蛟龙”号自2012年成功进行7000米试航以来,首次返回海沟地区,在6000米以上的深度进行密集的潜水作业,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长期以来,由于深海探测技术的限制,深海一直是人类探索地球的“禁区”。据彭晓彤介绍,凭借蛟龙载人潜水器深海作业的优势,该段成功获得了深海勘探的第一手数据和样品,这对科学界探索深海的生命、环境和地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有助于我国走在深入科学研究的前列。
在这次探险中,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南坡发现了活泥火山,并拍摄了大量高清视频。确认马里亚纳海沟北坡的海山是泥火山,并获得了大量泥火山地质样品。这些样品和视频数据为研究泥火山的地质活动和俯冲板块的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此外,初步证明织女星海山和蔡威海山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具有良好的连通性。通过与Vicia海山的对比分析,科学研究人员表明,Vicia海山大型底栖生物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与Vicia海山非常相似。除少数海绵及其共生虾可能是新物种外,其余物种与Vicia海山的物种基本相同,这改变了海山生物群落连通性差的传统认识,为海底环境的科学评估和深海采矿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中国远洋第37次航行总指挥吴长斌说,这次航行中有多次潜水,包括5次6500米的潜水,9次6000米以上的潜水,最大深度6796米。在大深度潜水中,蛟龙整体技术状况稳定,所有系统和设备性能可靠。
吴长斌表示,在富钴结壳海域的潜水航行中,蛟龙进行了多次长距离、大落差的航行,水下航行最大距离达到5000米,水下作业最大爬升高度差达到1100米,每次潜水地质样品最大取样重量达到124公斤。自蛟龙潜水以来,创下了单航次距离、作业高度差和地质样品取样重量的记录。
“通过这次航行的实施,蛟龙从实验应用到商业运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形成了全国开放、共享的平台管理和运行机制。”吴长斌表示,目前,第二批潜艇飞行员已逐步具备操作潜水器的能力,载人潜水器专业队伍日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