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罗马3月9日电摘要:意大利对复合型中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新华社记者叶新科
随着意大利本土企业和中资企业对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中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自2011年以来,意中基金会、意大利华人协会和伦巴第工业联合会联合举办了“意大利中国职业日”活动,帮助意大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帮助感兴趣的中国企业找到合适的专业人才,提供跨文化培训服务。
意大利-中国基金会总理文森佐·彼得罗尼(Vincenzo Petrone)8日在米兰举行的意大利-中国职业生涯日指出,由于缺乏精通中文的专业人士,许多意大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受到影响,许多商业活动无法及时推广。他表示,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意大利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他们能够在两个存在显著差异的经济体之间轻松导航。
意中职业日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而举办的。据了解,来自国际关系、经济、工程、服装设计、新闻、法律等领域的400多名专业人士在此次活动中接触了14家企业,其中336家企业接受了采访。
据意中基金会称,企业对经济学家和工程师的需求很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能够与中国同事和客户交流的科技人才。与此同时,意大利本土企业对中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适应这种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意大利的汉语教育蓬勃发展,并不断深化。
记者了解到,在罗马国家寄宿学校下的国际科学高中,每个学生都会说汉语,而且大部分高年级学生发音标准、回答流利,其中很多人是中国的常客。学校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纳入必修课程体系。自2010年成为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的孔子课堂以来,今年是该校开设汉语必修课的第十年。
根据学校的说法,汉语的课时比例高于意大利语和英语。除了基础语言学习,还有中国地理和历史的跨学科课程。此外,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的夏令营,并与中国的大学和公立高中合作,让学生可以选择在中国学习中长期。
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经历与他们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一个女孩告诉记者,她在中国的时候,她的老师带她去参观了中医博物馆。她想毕业后在上海学习中医,希望把中医更好地介绍给意大利人。
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的公共教师陈辰已经在这所学校教了7年书,他说,学生们不再把中文学习视为一种工具,而是未来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意大利投资,我们也在为他们培养合适的本地人才。过去,在欧洲学习语言的中国人才更喜欢文科,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教师或翻译。未来,我们的中资企业需要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为中资企业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提供人才储备。”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