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科伦坡4月16日讯:解决斯里兰卡的垃圾问题——访科伦坡城市垃圾处理项目
新华社记者朱瑞卿唐璐
距首都科伦坡150公里,在斯里兰卡西北部的普塔里木泻湖边上,重型机械不时在原始丛林中隆隆作响。它曾经是一个废弃多年的矿井。现在,一个固体废物处理厂正在建设中。
垃圾处理一直是斯里兰卡政府的难题。早在2000年,政府就发布了固体废物管理国家战略,但收效甚微。近年来,斯里兰卡的废物产量持续上升,2013年超过每天10,000吨。处理设施的严重落后造成了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甚至出现了垃圾山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的悲剧事件。
垃圾处理的问题迫在眉睫。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建设、CCCC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参与的科伦坡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项目于2018年2月启动。
随着今年2月底7200平方米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的竣工,斯里兰卡第一个固体废物处理厂每天能够处理600吨垃圾。到2020年,该项目将投入使用,科伦坡的所有固体废物将转移到这个地方进行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看似简单,但实际建设过程却充满了困难。科伦坡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所在的红土潮湿松软,需要进行地基处理,以满足后续施工条件下的土壤硬度标准。然而,塔里木河浦雨季的频繁降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为了保证工期,中国施工队使用了大量的排水设备,并在现场实施了24小时轮换制,最终如期完成了一期工程,并顺利交付斯里兰卡。
近年来,斯里兰卡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如何确保垃圾填埋场不会污染周围的土壤和不到300米远的泻湖已经成为中国建筑商的另一个难题。
根据项目规划,一期7200平方米的填埋面积不到项目总填埋面积的十分之一,仍有近10万平方米的填埋面积在建。记者在现场看到,黄色、白色、灰色等铺路材料在施工现场随意堆放。
“这些是防渗处理材料。我们将根据设计顺序铺设这些材料,形成防渗层,以确保填埋场不会渗透和污染土地。”项目防渗环节负责人向记者解释。
除防渗层处理外,中方团队还将在填埋场铺设排水管,并将填埋后产生的渗滤液引入废水调节池进行再处理,以确保无渗漏。
由于斯里兰卡要求项目一期工程后才能投入使用,对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建设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仅用一个大坝将渗滤液调节池与填埋场隔开的工程已经完成。今年晚些时候废物处理厂开始试运行后,废水将暂时储存在调节池中,直到后续设施完成。项目整体投入使用后,经过一系列物化处理后的废水将达到斯里兰卡一级排放标准,直接用于普塔里木地区的绿化灌溉。
科伦坡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项目是斯里兰卡第一个此类项目。塔里木河浦镇的人们对在他们家门口建一个“垃圾场”的举动感到不满。然而,随着项目如期进行,中国团队的业务能力和项目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斯里兰卡各界的认可。
斯里兰卡中央工程咨询局科伦坡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现场负责人纳林·贝尔图维拉(Narin Bertuwila)说,由于中国团队在过去一年里的辛勤工作,在斯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斯里兰卡严重的垃圾堆积问题已在黎明时分得到解决,预计此类项目将扩展到斯里兰卡更多的地方。
当地Wijesinghe的家离固体废物项目现场不到10公里,现在她已经明白了这个项目的重要性。
“斯里兰卡的垃圾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虽然我家离垃圾处理厂很近,但经过中国工作人员的多次解释,我了解到所有填埋垃圾都将得到妥善处理,不会污染环境,这个项目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对当地人民是一件好事。”Wijesinghe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