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5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8月14日,科技日报讯在14日举行的“北极海冰、气候变化与中国夏季高温相关性研讨会”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室主任张林透露,计划明年以德国破冰船极地之星为主要平台,以破冰船周围50公里内的海冰、海洋和大气为主要观测对象,参与国际北极漂流冰站计划(MOSAiC)。
据了解,在极流的驱动下,北极星将在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从东西伯利亚海漂移至北极。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室副研究员孙启珍说,通过在载人冰站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更好地了解北极中部海域大气、海冰、海洋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过程,将有助于提高北极天气预报、海冰预报和气候预报的能力。
据了解,该中心计划利用合作机会,对北极水域海雾的物理特征、产生和消除机制进行观测和研究,以提高北极数值天气预报中的海雾预报技术。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北极圈很少出现32℃的高温。”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气象研究室副研究员丁说,“北极高温”是不科学的,因为一些高温站位于北极圈内。然而,他也表示,根据统计,北极变暖是全球变暖的两倍,北极天气是欧亚大陆的“风向标”。
"粗略地说,在过去的六年里,五次寒潮与北极天气事件有关."在丁看来,随着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北极和南极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从关注生存环境转向关注生存环境。
2012年,世界气象组织推动实施全球冰冻圈监测计划,将三极作为限制气象预报的重点区域,并提出在2035年建立业务观测网络,最终实现三极的更好预报。
“三极地区的气候研究是未来10年关注的焦点,也应该是科学研究人员的主要方向。”丁对说:
据了解,从资金投入、科技人员和论文数量来看,中国从事北极研究的科研人员规模相对较小。尽管一些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北极科学技术研究的稳定前沿团队尚未形成。(记者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