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0字,读完约6分钟
目前,智能产业发展迅速,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和人类生活。8月23日至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重庆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企业齐聚一堂,见证科技创造的奇迹,规划智能产业的未来。
本次博览会的主题是“智能:增强经济实力,为生活增添色彩”,重点关注大数据智能,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发布了一批尖端科技成果,展示了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
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贝宝刷面支付、菜鸟无人机……在博览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智能商务、智能物流、普惠金融、智能零售等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阿里云总裁胡小明表示,阿里云将提供创新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完全融入重庆的智能建设,帮助重庆建设“亚洲最聪明的大城市”。
在科大讯飞展台前,一台名为"孝义"的智能翻译机器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体验。“它支持中文和30种语言之间的即时翻译。它不仅能听懂汉语方言,还能听懂英语方言。”迅飞西南区总经理楼超告诉《经济日报》,迅飞已经掌握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代表了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言翻译、声纹识别等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世界最高水平。记者在世园会现场看到,除了翻译机器,科大迅飞还引进了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政法、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等全套产品线参与其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数据挖掘与利用技术的进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数据、技术和政策效应的叠加催生了大量新的人工智能企业。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占世界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近25%,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已累计超过15700件,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智能机器人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处于运行阶段和世界一流水平。
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空的鸿沟,为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博览会上,重庆兰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在展厅安装了6个显示屏,实时显示其“数字车间”的生产状况。公司副总经理郝吉明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将45个普通生产单元改造升级为智能生产单元,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智能制造和测试设备将通过物联网连接在一起,并将建立制造执行系统(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智能控制郝吉明高兴地表示,数字化改造后,公司运营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
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记者被世博会重庆大学展台上的一件儿童毛衣所吸引。这件毛衣的外观和手感与普通毛衣没有什么不同,但穿上它后,人体的心跳、脉搏、呼吸和肌肉活动等生理参数都可以通过后平台进行监控。
这是重庆大学开发的“健康监测用可穿戴智能面料”。“智能面料已经成为智能服装领域出货量最大的类别之一。”重庆大学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导电纱线传感器可以编织在衣服上的任何地方,并持续分析和处理获得的生理信号。如果健康受到威胁,他们会主动警告佩戴者。
智能技术充分发挥了动态感知和高效响应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交通等。,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强人们的求知意识。
在此次展会上,阿里巴巴利用智能家居、智能商务、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等展示方式,向观众展示云计算、大数据和日常生活的有趣场景。
腾讯第一个将人工智能和医学相结合的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米英也出现在了展会上。这种人工智能产品使用人工智能的领先技术,如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和深入学习。它可以“帮助”医生筛选和诊断700多种疾病,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回顾历史,信息技术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是它对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说,走向智能生活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和新模式,如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智能家居和无人值守零售,为创造高质量生活提供了强大动力。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智能化也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升级。作为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企业,紫光集团带来了一系列“核心”和“云”的创新成果,其中“交通云”和“住宅建筑云”等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备受关注。
例如,现场展示的“超敏感施工现场”包括人、设备和环境的“超感知”,可实现人脸识别通道管理、头盔定位、头盔佩戴识别和虚拟现实安全教育,以及塔机和吊钩的监控和可视化,从而实现粉尘噪声、智能烟感、红外辐射和声光报警,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卫国表示,该公司已部署在移动芯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并在智能安全、芯片设计和云服务等多个项目上取得了进展。
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是这个国家第一个“智慧体验城”。展馆由阿里巴巴、迅飞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在这里,各企业的智能工业产品和服务通过“智能城市脑q-touch”系统进行整合,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整合,展现智能交通、智能管理等未来城市的数百个智能场景。
“随着智能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城市的智能环境将无处不在。”专家表示,智能技术在城市交通、停车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维护方面的应用,可以使城市更有效率,承载能力更强。城市管理者应顺应智能化趋势,敢于想象未来的社会前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也推动了政府的社会治理从现象治理向深度治理转变,深刻改变了政府的社会治理模式,开启了政府精确社会治理的时代。在博览会上,国家税务总局以“智能税务”为主题的展览展示了一系列智能解决方案,如无人值守发票邮寄中心和智能呼叫中心系统。记者在无人值守的自助办税处看到,95%以上的涉税业务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如刷脸、语音互动和无人值守,以自助和智能的方式处理。
“国家税收和地方税收制度改革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实施‘智能税收’,可以有效促进税收服务、税收征管、税收执法和合作发展的优化,从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释放改革红利。”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于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冉瑞成、吴鲁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