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1字,读完约2分钟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2日报道称,中国对影子银行的治理取得了初步成功。2014年,全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下降了6%,这是自2002年统计建立以来的第三次下降。银行系统贷款占全社会融资的63%,这是自2009年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以来的最高比例。这些数据表明,影子银行的信贷增长率是有限的,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在全社会非银行融资来源中,企业间直接融资位居第一,快速增长的公司债券位居第二,2014年达到创纪录的23.8万亿元,占比15%。信托贷款从第二位降至第三位,贷款规模下降了三分之二,至5170亿元人民币,仅占3%。人们普遍认为,公司债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因此风险远低于其他非银行融资渠道,而信托贷款则是此前向房地产注入资金的重要渠道,被认为是风险最大的渠道。

报道认为,对影子银行智治理初见成效,社会信贷风险降低,将为中国央行未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空间。摩根斯坦利分析员认为,对高风险信贷的监管有利于实施针对性的货币宽松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对实施宽松政策带来的副作用风险的担忧将会降低,有利于央行实施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但也有分析师认为,部分新出现的融资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非银行融资方式,成为新的“影子银行”。瑞银集团分析师认为,部分影子银行业务已经转移到中国证券公司项下的资产管理业务,而这一业务并未纳入全社会融资统计之中。其他种类的信托类融资,包括在线点对点融资,2014年规模达到1390亿元人民币,并且增长速度很快;公司之间的委托贷款在2014年12月也达到新高。美林银行分析师认为,部分企业间委托贷款通过保证金融资流入发热的股市。除此之外,2014年出现的几次技术性违约事件,也令投资者对中国债务市场道德风险的关注上升。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中国影子银行治理出成果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1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