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9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据中国之声全球中文广播网报道,德国人以严谨的风格著称,但在一些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大型项目中,总会出现因过度真实而导致的拖延甚至“死产”的情况。最近,德国杜伊斯堡的市民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一项对城市发展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据全球华人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介绍,杜伊斯堡是德国西部的一个老工业城市,是莱茵河重要的内河港口,11,179公里的渝新铁路是重庆至杜伊斯堡货运铁路的终点,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市最初计划将一个废弃的旧火车站改造成德国最大的豪华折扣购物中心,面积为3万平方米。投资者相信,购物中心建成后,将为鲁尔区的老工业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会体现在经济上,还会带动这里的人气,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消费。然而,许多当地居民认为,这将导致许多现有的零售商店在城市的关闭,这将使小零售商谁已被压抑的工业转型恶化。因此,对于是否将旧火车站改造成豪华折扣购物中心存在很大争议。虽然市议会已经批准了这个项目,但由于强烈反对,它不得不举行全民公决来决定这个建设项目的命运。最终,51.09%的市民在周二的投票中表示反对,这意味着该计划目前不会继续。
当然,许多人对这个结果感到失望。除市政府和投资者外,48.91%的市民同意该建设方案。然而,在“一半有效,赢家通吃”的体制下,这些人的意见只能被“吃掉”。从现实来看,鲁尔区的所有城市都经历过或仍在经历转型的痛苦。作为一个老工业区,存在着许多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如煤炭和钢铁企业。产业升级后,许多工厂和相关配套设施闲置。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是地方市政部门的一大难题。一些老钢厂已被改造成钢铁工业博物馆或创新型企业开发区,而其他钢厂则将其改造成商业区,吸引外国人前来消费,并提振当地经济和人气。杜伊斯堡旧货运火车站的重建计划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客观地说,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建设项目,但由于多数人反对力量薄弱,不得不搁置。
这样的事情在德国并不少见,比如慕尼黑的机场专线项目,斯图加特的新火车站项目等等。,所有这些都被推迟、推迟甚至被迫取消计划,因为各方的利益太不一样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公众舆论表面上尊重大多数人的想法,但这些想法不一定是理性的,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是“自私的”。例如,担心交通拥挤和噪音对生活环境的干扰是人的天性,但这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地方的整体发展和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政府部门的多重考虑,即协调各方利益,特别是作为执政党,必须考虑就业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基本稳定。当一个新的事物出现时,我们应该考虑它是否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引起新的问题,如大规模失业。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维护了社会的整体和谐,包括一定程度上的经济稳定。然而,这也导致效率低下和墨守成规,这无疑不利于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的创新,也不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
编辑:李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