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4字,读完约3分钟
国际在线报道(众多记者)今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在柏林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表示,中方愿意更好地将“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深化制造业、能源、航空、创新和中小企业等领域的合作。近年来,中德友好关系稳步发展,为两国发展战略的深入对接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自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2015年10月访华以来,中德两国就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达成协议,中德经贸技术合作与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中国驻德国大使施明德说,当前中德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德合作不断开拓新领域。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等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施明德说:“中国和德国在“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方面已经合作多年。中国与德国在数字化、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开展合作,优势互补。整个世界正处于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前夕。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中德在这方面的合作。例如,中德两国都愿意在第三国开展合作,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也在依靠自己的产品技术优势,与德国甚至欧洲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华为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导者,去年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开放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欧洲解决方案开发中心主任田林翼表示,该实验室已经与今年年初被美国收购的机器人制造商KUKA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凭借自身的通信技术优势加快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田林翼说:“未来,数据中心将远程控制机器人。我现在做不到,因为我没有通讯能力,而且我还没有解决安全问题,所以我不得不手工做。因此,我们的创新方案是增加通信能力,传输传感器的数据,并做预测性维护;第二是设置参数和改变机器人的行为。”
此外,华为慕尼黑开放实验室还吸引了包括思爱普、德国电信和戴姆勒-奔驰在内的许多德国企业合作研发各种产品。田林翼表示,华为与德国公司的合作可谓优势互补:“华为的ict能力实际上弥补了欧洲的不足,尤其是德国的制造业;德国的制造经验也弥补了我计划的不足。德国特别了解工厂,并且有许多应用。我们可能不太了解工厂,但我们特别了解通信、信息技术和云技术。这就是合作的方式。”
德国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迪特·斯派特(Dieter Spadt)表示,华为、中兴和海尔等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正在进行技术创新,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中国企业应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使其成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斯派特说:“中小企业是德国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德国在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国已经意识到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企业应该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创新技术,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编辑:李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