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8字,读完约4分钟
中新社柏林12月19日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等待高考成绩的丁永健在江苏泰兴水泥厂搬运水泥数月。四十年后,他被一致推选为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学大学的副校长,并成为德国大学中唯一一位在任的中国校长。
近日,丁永健在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专访时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认为,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派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成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作为首批赴德留学的中国本科生之一,丁永健表示自己“很幸运能赶上这股潮流。”
在德国学习的学生反映了40年来的巨大变化
当丁永健1980年初抵达德国时,他感到相当“文化冲击”。“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西方知之甚少”。但很快,他和其他中国学生用他们的努力和成就说服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
丁永健还记得当时给他们上高等数学课的教授有一个习惯,就是邀请班上分数最高的学生吃蛋糕。“在600名学生中,有五名学生最终被邀请,其中包括两名中国学生。教授很惊讶,问道:“你怎么了,为什么你这么有权力?”我还问我是否想改变电气和信息工程的数学。"
一路上,丁永健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联邦反应堆安全研究所、西门子核电部和永安电力公司工作,并参与了中国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安全仪表及控制系统项目的谈判和设计。2002年重返学术界后,他于2018年当选为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于1972年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前,1975年在德国学习的中国学生只有30人左右。今天,超过6万名中国学生在德国学习。
“刚开始我们很穷,每天的生活费和交通费只有几马克。当时,国内父母的月薪只有几十元。我们在国外学习时攒的钱,当我们回中国探亲时,我们不得不在家里添置冰箱彩电。”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给丁永健印象最深的是人们生活经历的巨大变化。“在德国学习的基本条件比我们当时好多了。”
“改革开放使中德双赢”
丁永健回顾说,德国一直愿意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中德建交后,德国很快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因此,当时我们的中国学生非常欢迎和友好。德国总统联席会议争夺第一批99名学生,所以后来每个人都去了一些著名的学校。“后来,教育部在1981年和1982年向德国派出了大约200名本科生。在德国和中国的留学界,他们被戏称为“黄埔三期”。
已故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也是与丁永健同时赴德留学的首批大学生之一。“寿一的不幸逝世是世界物理界和美中科学界的巨大损失,这给在德国学习的三名本科生造成了极大的悲痛。”丁永健说道。
在同一时期,改革开放后获得德国第一个工程科学博士学位的卢永祥和几年后去德国的万钢,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德国留学的团队中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从教授到院士,从合资企业老板到大学校长,以及科技部长,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为了各自行业的领导者,这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一些留在德国的人也成了大学教授或团体负责人。”丁永健说道。
“德国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赶超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大众汽车现在每年在中国销售超过400万辆汽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种双赢局面。”丁永健认为,两国今后应该保持这一趋势。一方面,中国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取长补短,继续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设法治社会。另一方面,中德两国应不断寻求双赢合作和/或/0/0的新领域,“使两国互利互惠,不断加强合作。”
“促进中德交流是我个人的使命”
“我觉得既然我被派往德国留学,这是我个人的使命,我必须继续在中德之间起到合作交流的桥梁作用。”丁永健总结了他所做的事情。作为德国大学唯一的现任中国校长和德国中国教授协会董事会成员,他目前正围绕“工业4.0”开展中德“2+2”合作项目。近年来,他还与一些在德国学习的学生合作,在中国偏远地区开展教育援助项目。
“今年圣诞节,我必须回中国参观几所学校,讨论合作和交流。”展望未来,丁永健还希望将德国成熟的“双元制”教育和应用科技大学制度更好地引入中国。“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大国转型,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借鉴成熟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记者彭大伟)
编者:张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