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8字,读完约4分钟
推进粮食供应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总产量与品种的关系。目前,产量、库存和进口的“三增”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粮食安全是一个战略性问题。
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要在保持政策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按照“价格补贴分离”的原则,逐步分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保收增收”功能,同时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综合运用价格补贴等手段。
近年来,中国的粮食产业发生了转型,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是,仍然存在“五高两低”现象,即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高价格、高成本、低消耗、低销售。在日前举行的第18届中国粮食论坛上,多位专家就“深化粮食供应体制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分析。
“目前,粮食产量高、进口高、库存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下游产业面临经营困难,金融负担加重,国际谈判压力加大,政策执行效果逐渐减弱,外部性越来越严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局局长程国强表示,目前有5.8亿吨粮食企业库存。大米库存达到1.5亿吨,相当于国内消费总量的80%。小麦库存超过1亿吨,接近国内消费总量。中央政府大量增加大米和小麦库存,储存能力严重紧张。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中粮集团董事长于旭波表示,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衔接不畅,部分品种处于阶段性过剩状态,导致品种间结构性矛盾无法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在于旭波看来,原因在于价格政策。“过去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价值链中的资源错配。高价格刺激的是数量。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抑制了适销对路品种的生产和质量改进。较高的支持价格也使得农业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上下颠倒,影响下游企业的经营。”于旭波说。
近年来,为解决以往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积累的矛盾,中国实施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取消了大豆和油菜籽的临时收储,目前正在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局局长赵阳认为,农产品价格改革要坚持因材施教,把握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例如,核心口粮——小麦和大米——的改革迄今没有从体制框架中进行重大调整,即考虑到不同的品种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结构”。
赵阳说,推进粮食供应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总产量和品种的关系。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1.2万亿公斤以上,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粮食供求关系仍然是“紧平衡”的,不会长期改变。目前,产量、库存和进口的“三增”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粮食安全是一个战略性问题。从品种来看,目前大部分是玉米,而大豆缺口很大。小麦和大米作为口粮的核心品种,必须绝对安全。
如何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程国强建议,在保持政策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按照“价格与补贴分离”的原则,逐步分离最低购买价格政策的“保障和增加收入”功能,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灵活性,同时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 综合运用价格和补贴等手段,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国情的粮食定量支持政策体系。
于旭波认为,当前粮食行业的清仓给加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市场化的价格改革给粮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内外的综合利用。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大力推进,这为中国粮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掌握第一手粮食来源、拓宽物流渠道和市场、实现“买世界、卖世界”提供了良好机遇。
专家表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必须注重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推进价格补贴分离,积极稳妥。要坚持市场导向,从根本上消除价格支持对市场的扭曲影响,更好地发挥政府支持和调控作用,建立农业生产者配套补贴机制,保护农民利益。我们不仅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存量削减,还要保持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