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5字,读完约4分钟

走进柏林郊区波茨坦的茨欣瓦利霍夫宫,正在进行的纪念波茨坦会议75周年的特别展览展示了在这里举行会议的苏联、英国和美国领导人的照片以及他们使用的物品。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1945年7月底,波茨坦小镇举行了一次会议,这在战后几十年里塑造了世界格局。正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描述的,那是“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在众多展品中,有一件特别引人注目——德国人约翰·拉贝记录日本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图为展览区展示的《拉贝的日记》复印件。(来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新闻社)

约翰·拉贝作为西门子的代表在中国工作。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日本人袭击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面对日本屠刀,由约翰·拉贝主持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法保护了约25万人的生命。

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20世纪90年代,《拉贝日记》被公之于众,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

图为展览区展示的约翰·拉贝的照片。

"你所看到和听到的都是日本军队的残暴和残暴。"展览引用了拉贝日记中的话。日记的内页显示了被日军杀害后被扔进游泳池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的照片。约翰·拉贝指出,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和平民被绑在背后屠杀。直到1938年3月,尸体仍堆积在南京的池塘里。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录片《我们为什么战斗》在一旁播出,也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

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柏林-勃兰登堡普鲁士宫和花园基金会发言人弗兰克·卡伦西在谈到举办《拉贝日记》纪念波茨坦会议75周年的意义时说,许多欧洲游客只知道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日本在亚洲的扩张,特别是对中国的侵略,设立了一个展览区来介绍中国的抗日战争。

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图为在展览区展出的埃尔热漫画《丁丁历险记》中的“蓝莲花”中的“九·一八”事件内容。

弗兰克·卡伦泽(Frank Kalenzer)说,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thomas rabe)已经准备好向展览组织者提供《拉贝日记》的原件。不幸的是,由于COVID-19的流行,《拉贝日记》的扫描本终于被展示出来了。

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该展览的策展人马蒂亚斯·米契说,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后回到了德国。他试图通过发表演讲让世界知道这场大屠杀,但这被纳粹德国所禁止,当时纳粹德国是日本的轴心国。

在马提亚斯·辛米契看来,欧洲人已经熟悉了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现在展出的这些内容提醒人们,日本被原子弹轰炸不是因为空.其背景是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扩张和侵略战争。”

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图为展览区展出的《拉贝的日记》。

德国历史学家苏拉克莱因指出,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波茨坦会议,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第十五个年头,日军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日军进行了多次大屠杀,特别是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占领南京期间的“可怕的屠杀和强奸”;日本军队还进行了恐怖爆炸,使用了生物武器,甚至使用了毒气;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了人体实验;其他暴行包括强迫卖淫和虐待囚犯。

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记忆文化”是马蒂亚斯·辛米契多次与记者谈论的一个概念。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国对其战争罪行进行了彻底和持续的反思。德国文化学者阿列达斯曼曾指出:“如果你想克服伤痕累累的过去,就必须面对它,从对犯罪的记忆中找到新的方向。”马提亚斯·辛米也认为,人们不应该忘记历史的阴暗面或保持沉默,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上造成过伤害的人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

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尽管约翰·拉贝参与了纳粹,但他建立安全区、拯救20多万人生命的行为是以人性为基础的,这是全人类公认的共同价值观。”马提亚斯·辛米说,作为在黑暗时代维护人类的一个积极例子,今天纪念约翰·拉贝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个人故事也变成了一个发生在数千英里之外的德国和中国之间的故事。”。

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编辑:朱泽泽)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在波茨坦会议旧址重读《拉贝日记》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3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