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2字,读完约3分钟

图为欧洲华商商学院执行院长戴小璋为徐经长(右一)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张硕摄)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张硕罗马图文报道】受欧洲华商商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徐经长于6月8至9日在罗马为当地华商深度讲解财务及经营管理知识。来自意大利罗马、米兰、佛罗伦萨等地约80位华商学员参加。在为期两天的授课中,《欧洲时报》记者也全程参与其中,并特此专访徐经长教授,为读者带来一位经济学者眼中的华商印象。 q《欧洲时报》:在与华商学员的相处中,您觉得他们目前在海外经商所面临的共性困难有哪些? 徐:当地华商摸爬滚打自主创业,从小本生意逐渐积累资本,创办企业确实不容易。但他们的企业从体制到规模还很不健全,严谨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完善,这可能将成为华商企业未来发展急需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 同时,企业将来要做大,一定要规范财务管理及符合进入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欧洲及中国经济政策的演变、双方该如何衔接贸易,其中的不确定性也成为他们的困惑。 在此背景下,华商更要把擦亮眼睛把准规律,用资本市场盘活企业,只有兼顾产品与资本两个市场,才是一个现代化的公司。 q《欧洲时报》:财务、经营管理知识对海外华商企业管理层能提供哪些帮助? 徐:希望华商通过对课程系统的消化、梳理,掌握其中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包括如何建立规范财务制度、如何安排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如何搭建并如何通过合约固定下来。 作为企业,我们要有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我经常对学员提起一句话:做企业的尽头是哲学,做哲学的尽头是宗教。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想让学员能够更多关注平衡,比如把握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这就需要他们在未来管理当中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思考、判断,把企业做好、做大。 华商商学院则就此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交流、讨论,提升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同时掌握必要的管理技巧,这对他们而言很有必要。 q《欧洲时报》:您觉得华商还需在哪些方面加强自身积累,提高企业竞争力? 徐:欧洲经济目前仍处于低迷期,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宗旨一致、理念相通、路径相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形成广泛国际合作共识。 随着华商与“一带一路”的联系日益密切,他们的参与形式也更加多元。他们拥有通语言、懂行情等优势,视为连接中欧经济的桥梁与纽带,因具备更加广泛的政商人脉和更为丰富的产业资源,可在中欧合作中扮演“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 海外华商正是因其独特的优势与作用,更不能单打独斗、埋头苦干,要把个人及企业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去。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沟通,我觉得各位学员需发挥优势,通过主动学习,吸收先进管理及经营理念,不要因为做生意而做生意。未来要更多关注新兴产业及发展模式,比如炙手可热的互联网科技、移动技术的应用等。实际上,如今已有不少华商试水跨境电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更活跃的角色。而同时,欧洲老牌国家反而在这方面稍显落后,也正是因此,海外华商未来在此也有更多发展空间与机会。 (编辑:子龙)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经长接受专访 谈海外华商发展之道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