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5字,读完约4分钟

周松波。(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张乔楠 摄) 【欧洲时报记者张乔楠报道】记者曾与中德科技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松波有过一些交集,对这位浑身洋溢着儒雅气质的企业家有着深刻的好奇。今天终于有幸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走进他的心理路程。 谈海外经历对民族意识的启迪 周松波作为一名华侨,一直在国外长大,谈到儿时的一些经历他依旧印象深刻,他说,身处国外,更能感觉什么叫爱国。强烈的民族意识,就是从那时根植于心,渗透入灵魂。 他说“在德国读小学,上地理课,书中关于中国的很少。一讲到中国,就是照片里小孩穿着草衣,牵着牛……老师说‘中国是蓝色的蚂蚁民族’,我们不理解。老师解释,‘文革时期大家都穿着蓝色衣服,人多得像蚂蚁一样,但人的力量又很小,不起作用。’那时候只有10岁左右,但作为中国人,情感也受到很大冲击。老师一提到中国,马上就会想到这是我的国家,内心非常不自在。” 这种固有的刻板印象,并不是海外华人个人的优秀可以扭转。年轻的周松波学习成绩很好,在中学里是当时唯一一个从七年级跳级到九年级的学生。尽管如此,他仍时常感觉到内心的不自信。 谈人生路上的三次重大抉择 海外经历对内心的触动,使周松波紧持了为国家尽自己微薄之力的人生信条,强化了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使命感,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促使他遵循内心,关键时刻做了三次世人眼中的逆势选择。 1990年,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那一年他波恩大学毕业,成绩优异,拿着daad奖学金,美国名校深造的道路已经铺设好。但就在那个很多人都从中国往外跑的年代,他选择去了北京大学。 进入北大,周松波迎来了人生第二次抉择。他放弃了继续深造自己擅长的金融经济学,也没有选择当时声名鹊起的导师厉以宁教授,而是选择了赵靖教授和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别人觉得我是外国人,中文不是很好,也没学过古汉语,劝我别学。我想,我来到中国,就要把中国文化精髓吃透,是我来中国最大的意义。现在,国学很热,在当时很冷很冷。”这是他第二个看似逆反常规的选择。 第三次抉择,发生在他北大博士毕业后,这一次他又选择了逆反常规。受德国社会文化熏陶,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是周松波从小到大的梦想。北大毕业后,经济学院让周松波成立中国企业战略研究所,当时北大校长当名誉所长,经济学院院长为所长,让他当常务副所长;中国外专局聘他为外国专家,北大授他为副教授……。但最后,他还是从学术的道路上走开了。 理性和情感的纠结之后,他给自己三个人生定位。第一,做一名合格的学者;第二,根据自己的双重文化背景,做一名称职的国际文化使者;第三,做一个有点作为的企业家。此后他下海经商,直到2010年,依旧坚持每天做两小时学问,后来出了几本学术专著,由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他说“有一句话可能促成了我去中国的决定。时任中国驻德大使馆文化参赞、兰州大学艾副校长对我说,‘我知道你在德国学习很优秀,但你毕竟是中国人,在不认识的外国人眼里,肯定还认为你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人。’这句话打动了我,不管走到哪,身上都有中国人的dna,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谈“一带一路”:最伟大的是思想 访谈中,周松波谈到“一带一路”倡议。他认为,这个倡议可能会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倡议,会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尤其是文化格局。 他说“人类之间有经济利益的分歧,有政治分歧,真正还是缺乏信任和有效沟通。全球化100多年了,它只从经济角度出发,要把劳动密集的环节转移出去。而‘一带一路’是立体化的倡议,从文化深度层面改变人的价值取向,把各个国家和文明串起来。更加伟大的是我们不去干预人家的政治,不侵犯人家的家园,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在现在反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形势下更显重要。”他认为,‘一带一路’会给企业家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只要愿意参与都会有收益,但是“签多少协议不重要,签协议永远是局部的,受益的只是少数几家企业”。他更看重其文化内涵。“最伟大的终究是思想。5到10年,这个倡议才会慢慢被深度理解和接受。” 作为一个有深刻爱国情怀的企业家,周松波正在身体力行地践行他的人生目标,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他已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德国海德堡建成了国家第一个“一带一路”有海外的现实支撑点——中德科技园。 一个企业家的情怀融入了国家的情怀,一个刻有中国dna企业家让我们看到梦想的方向。 (编辑:泽勤)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中德科技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国外才更感受到什么叫爱国 ...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