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0字,读完约2分钟
楼梯只有一个人宽,木地板吱吱作响,角落里有蜘蛛网。走进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的旧办公楼,我遇到了中国近代史学教授方。
方自称是孔子的弟子。他是汉学家孔飞力的学生,孔飞力也是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学生。对许多人来说,这些顶尖汉学家的名字就像雷电。
方在荷兰出生和长大,现为英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50年至1950年中国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在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与中国有关的物品:藏式祈祷轮、静心蒲团、小泥人、旧军帽,还有印在水杯上的胡适的话:“要学,就要有怀疑;要做人,就要有怀疑。”
方的新书《潮与潮:风俗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的中译本不久前出版。多年前,他偶然接触到南京档案馆的海关资料,于是他开始“抢救”有关中国近代海关的资料和信息。书中以罗伯特·赫德为线索,他是一个爱尔兰人,也是晚清海关第二税务总局局长。
至于风俗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清朝的中国风俗实际上是被外国人控制的,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和国耻的象征。也有人认为,风俗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站在“中国现代性的起源”的立场上审视风俗。他认为,对习俗的重新审视也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新审视。"近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是多元的,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方说,他最喜欢海关的地方是它的“国际性”。海关带来新技术和新思维。中国海关的建立促进了一种新的税收制度的出现,这种税收制度将中国与全球贸易联系起来,并为中国经济注入了一定的活力。此外,通过海关,关于中国的信息和数据被广泛翻译并介绍给西方,这使得外界更真实地了解中国。
方始终认为:“现代性不是西方向中国输出的产物,而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学术上与西方联系起来时自发产生的,所以现代性不仅是西方的,也是中国的。”(桂涛)(新华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