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74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作家两次获得雨果科幻奖,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中国科幻,海外学术界讨论科幻的“中国类型”...近年来,中国的“科幻热”已经蔓延到海外,引发了世界的“同频共振”,并进入了与世界互动的“黄金时代”。
通过多年积累的潜在能量,中国科幻小说大放异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对技术的思考、对人性的理解、对美学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想象。
中国科幻小说越来越“国际化”,如何继续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它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惊喜?
[发现崛起中的中国科幻]
从沉默到辉煌,中国科幻小说被世界发现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中国的崛起和世界的好奇。几天前,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科幻高峰论坛上,科幻小说出版商姚海军解释了中国科幻小说风靡海外的背景。
中国科幻小说曾经是西方读者的消遣。老舍的长篇科幻作品《猫城记》在上个世纪被翻译并介绍到欧洲、美国和日本,但反响很小。随着当代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地位的提升,海外出版的《三体》和大量中国科幻作品进入了西方的视野,这种“被动”被扭转了。
“外国读者从这些优秀作品中看到了中国人所想象的边疆,看到了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中国的世界格局。”姚海军说道。
自2001年以来,已经有100多种外语版本的中国科幻作品和10多种语言。随着《三体》的多语种海外出版和唱片发行,中国科幻旋风已经从北美和西欧的发达国家席卷到拉丁美洲的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
在“三体”效应的推动下,国内许多文化出版机构“顺势下海”,开辟海外推广渠道,将更多中国科幻作品推向国际舞台。科幻作家陈秋凡介绍说,美国著名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Clark World)自2015年开始为中国作家开设专栏,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30多部中国科幻小说,大大提高了中国科幻作家的国际认可度。
[同理心阅读中国科幻]
通过阅读科幻小说,世界可以倾听中国的心跳,并产生共鸣。科幻翻译家帮助外国读者突破语言障碍,破解“中国密码”。
《三体》获得了雨果奖,其出色的英文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些英语读者哀叹刘宇昆的翻译流畅如流水,读起来“更像原著。”
在刘宇昆看来,翻译不仅是语言的重塑,也是作品的再创造,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不断追求和重塑的过程。然而,同理心和与作者的同理心以及“在头脑中听到他们的声音”能够真正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感情。
这一观点得到了第75届世界科幻大会副主席克里斯托弗·赫夫的认可。她认为,鉴于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科幻作品可能不能照字面翻译,但它们必须忠实于原著的精神核心。
中国科幻文学的繁荣激发了许多海外译者的翻译热情。科幻学者张峰发现了一位年轻的海外翻译家,他自发地翻译了钱莉芳的科幻作品《上帝的意志》。现在,这个高中女生已经成长为刘宇昆翻译团队的重要成员。“如果这些海外译者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积极的反馈,我相信中国科幻小说的翻译范围会更广,水平会更高,效果会更突出。”他说。
姚海军表示,如果中国科幻小说真的走向世界,就需要找到和培养更多优秀的译者,探索更有效的海外推广,避免浮躁,注重创作。
在科幻小说的萧瑟时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悲观。随着科幻小说的繁荣,情感的钟摆似乎朝着盲目乐观的方向摆动。“事实上,中国科幻小说的基础相当薄弱。每年只出几十部小说,优秀的科幻作品不多。”
姚海军表示,要打好基础,发掘和培养新人,搭建孵化平台,完善奖励机制,加强对国外科幻文化和市场的研究,使中国的科幻国际化更有信心。
[科幻产业化的梦想与道路]
“三体”的成功已经成为中国科幻产业的一个支点,产业化之路也成为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中国电影协会副秘书长李景福表示,影视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幻产业化转型模式,肩负着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舞台的重任。许多人预测,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超过《狼斗士》票房奇迹的爆炸将会是一部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可能是中国科幻的下一个里程碑。
如今,刘、、韩松、等著名科幻作家的作品已经进入影视转型阶段。这部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刘的小说《乡村教师》,由宁浩执导,预计将于2019年初上映。同名电影改编自韩松的小说《冷战与信使》,由前沿导演李晓峰执导,目前正在筹备中。
北京中天传媒创始人、科幻电影制片人江斌斌表示,从全球电影市场的现状来看,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工业流水线生产的电影越来越厌倦。相比之下,一些投资少、质量高、类型多的国产电影在分众市场上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为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当然,中国科幻电影正面临着许多挑战,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好莱坞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并实现弯道超车。专业科幻作家和导演缺乏,科幻特效制作能力有限,国际合作经验不足,产业链不完整,市场对接困难……归根结底,专业人才是缺乏的。
如何突破人才瓶颈?姜斌斌表示,该行业正计划成立中国科幻电影学院,重点建设高端人才培养、电影制作及推广发行平台,提升科幻电影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人们期待有一天,中国科幻电影能够以创新的视觉表达方式展现中国人的想象力、文化价值和精神气质,为世界提供新的审美可能性,讲述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韩良汪亚尘)(新华社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