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俄罗斯外贝加尔斯克11月29日电(记者注:感受中俄边境城镇合作的热流)
新华社记者任军
从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首府赤塔乘一夜火车,可以到达中俄边境城市外贝加尔。
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穿着大衣、戴着棉帽子的乘客们在冬夜穿过薄雪,迅速走出了火车站。
在车站出口处,一辆白色客车停在中国满洲里港。不一会儿,公共汽车上挤满了人。大多数乘客是去满洲里购物的俄罗斯居民,也有带着大包小包回家的中国商人。
天气非常冷,已经达到零下15摄氏度。几个中国老乡抽着烟,他们的手指冻得通红。他们用东北方言告诉记者:“从这里到满洲里港不到10公里,需要几十分钟。”
“它快吗?”
"冬天人很少,一个小时过去了。"
公共汽车在沙市路拐了个弯,驶向A350高速公路,然后驶向港口。
随着中俄合作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些中国人来往于两国之间。据满洲里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入境人员达到83万人,同比增长32%左右。
黎明前,记者在一家小餐馆休息。木制的老房子有淡绿色的屋顶、门和窗户,烟从厨房的烟囱里冒出来,与蓝黑色的天空融为一体。三扇木门和厚厚的毛毡窗帘御寒。墙上挂着一幅成吉思汗的羊皮画像,店铺干净整洁,出售布林饼、肉饭、西伯利亚馒头和奶茶。除了俄语,菜单上还有简单的中文和蒙古语介绍。
因为它毗邻A350高速公路,所以店里的生意很好。俄罗斯卡车司机不时进来,匆匆吃几口,然后继续上路。
它的主人帖木儿来自与蒙古接壤的布里亚特。他有一双瘦瘦的眼睛,圆圆的脸,强壮的身体,看起来像一个典型的蒙古人。他说:“在过去的两年里,有很多卡车往来于外贝加尔湖和满洲里之间,我的生意也有所改善。夏天,这家商店还接待了许多中国游客。”
透过商店的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卡车和公共汽车在清晨呼啸而过,载着俄罗斯啤酒、糖果、饮料和其他商品,经由繁忙的货运公路A350驶向满洲里港。在路的另一边,来自中国的汽车也冲破沉默,疾驰而去。
据满洲里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满洲里公路口岸通关量达到62.5万吨,同比增长26.5%。
越来越亮了。在蓝天下的空,这个拥有10,000多人口的小镇展现了它的本来面目。在靠近高速公路的城市边缘,许多中国制造的重型卡车停在门前,车身上写着“中俄蒙长途运输”的中俄文字。走在街上,不时可以看到卖中国服装、珠宝和电器的小店。一位服装店老板告诉记者,该店上个月刚从满洲里买了一批中国制造的长毛衣,卖得很好。在一家手机耗材连锁店,货架上有几排华为和中兴的千元机器,价格基本上和莫斯科的一样。在市中心矗立着列宁雕像,这是中国游客来到外贝加尔斯克的必游之地。内蒙古的许多旅行社开通了从满洲出发的一日游线路,受到游客的欢迎。这个城市的人们非常友好,尽管天气寒冷,他们仍然热情地给记者指路。
傍晚,记者回到了外贝加尔斯克火车站。从天桥上看,该系列的欧洲列车正在等待编组和换轨。在铁路轨道上,数百个集装箱就像长长的钢线。
铁流滚滚而来,货物穿过世界。在这个火车站,载有中国机电产品、家用电器、服装、鞋帽和日用品的火车改变了轨道,驶往俄罗斯和欧洲。欧洲的飞机和汽车零件、高端服装以及俄罗斯的木材、板材和纸浆也通过该站运往中国。由于运输量激增,俄罗斯一直在对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古老车站进行现代化改造。
呼和浩特商人王希维告诉记者,他从事边境贸易已经有10多年了。他过去出口农业机械,但现在他的进口业务发展很快。“中国人非常重视俄罗斯商品,俄罗斯糖果、啤酒、巧克力、面粉和油在中国销路很好。”我们公司今年进口的俄罗斯食品比去年增加了两倍。
晚上7点,记者的火车缓缓驶出车站。望着小镇上的小灯,记者想起了当地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话:“我去过满洲里,那里很繁华。”现在俄中关系非常好,双方接触密切。我希望有一天贝加尔斯克会像满洲一样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