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6字,读完约2分钟
7月28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准时进入第33个月夜休眠状态,再次创下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国际纪录。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了解到,在此前33个月的工作中,嫦娥三号进行了“测月、测天、观地”的科学探索,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月球浅层地质结构、月球天文观测和地球等离子体观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SCI、EI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重要成果先后在美国科学院《科学》、《自然》和《会议录》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推动了国际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据报道,“嫦娥三号”已经在着陆区对月球土壤内部结构和月球地壳浅层进行了探测。利用第一台研制的超宽带月球雷达和“边走边探”的方法,获得了登陆区月球地壳浅层330米以内的剖面结构特征和地质演化图,这也是第一张国际月球地质剖面图。通过对月球飞行器上所有四种科学仪器探测数据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月球雨海区的火山演化历史。利用粒子激发X射线光谱仪和红外成像光谱仪探测数据,发现了一种新型月球玄武岩。
嫦娥三号在月面光学望远镜的帮助下,实现了在多个天空区域对月球表面进行3900小时的近紫外天文观测,并获得了187000幅图像数据,利用了月球不受大气影响的高真值空和月球自转缓慢,因而观测周期长的特点。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近双星的完整紫外曲线,发现仙王座GK星是双星快速物质交换演化中的一个天体,这对检验双星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获得了月球外层空间含水量的最新结果。含水量比哈勃望远镜的探测结果低2个数量级,这是最接近理论预期值的。它纠正了国外关于月球上有大量水分子的结论。
嫦娥三号携带了世界上首次研制的紫外线照相机。它在月球表面对地球周围15°半径的大视场等离子体层进行了紫外观测,获得了1300多幅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首次发现地球等离子体层的边界在磁层亚暴的影响下膨胀。首先,它揭示了地球空之间太阳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二是证实地球等离子体层的大小与地磁活动强度成反比,进而提出等离子体层的空结构受地球磁场和电场约束和控制的最新观点。
自2013年12月成功登月和巡逻以来,嫦娥三号携带的8个科学有效载荷总共获得了7TB的数据。地面应用系统及时向数千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布了这些科学探索数据、图片和相关视频,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了解月球、研究月球和利用月球的探索热情,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