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5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马德里11月26日电:“吃饭”粉笔老师——还记得在中国教书的西班牙老师卡斯特多吗
新华社记者黄勇田冬冬冯魏军
有人说,教师的最高境界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中国,有这样一位来自西班牙的老师,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佩佩”。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清楚地记得有趣的教学故事“吃”粉笔、说话和唱歌。
佩佩,全名佩佩·卡斯特多·卡拉塞多,1914年出生于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费罗。卡斯特多于1964年来到北京,并在北京开始了他15年的教学生涯。他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小学任教。今年是中西建交45周年,人们怀念这位为两国文化教育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老朋友。
卡斯特多直率的性格,独特的模拟表演教学和对学生的关心让许多中国学生和朋友至今仍怀念他。当记者们拨打他们的电话时,他们听到了温暖而愉快的回忆,生动的画面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岑楚兰和卡斯特多是多年的老朋友。岑楚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书时,经常去卡斯特尔咨询教学中的问题。岑楚兰说,有一段时间,北京的外籍西班牙语教师很少,卡斯特多成了一个大忙人,不仅给学生上课,还为学校的西班牙语系、出版社和其他单位解答难题。每次,他都热情地接待并回应每一个请求。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主任、国际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Julio Rios)回忆说,卡斯特多因其魅力和渊博的知识被誉为“专家之王”。
生动、易懂、易难是卡斯特多的教学特点。岑楚兰说,卡斯特多教的方式是讲故事、画画、唱歌和跳舞。在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向小学生解释词汇是一项技术性工作。例如,如何解释“味道”这个词?这时,卡斯特多会毫不犹豫地把粉笔放进嘴里,告诉大家这是“品尝”;“躺下”和“睡觉”怎么样?他会很方便地躺在地上,大家马上就会明白。学生们喜欢他的课,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可以用西班牙语讲简单的故事。
岑楚兰回忆说,在西班牙语教学的最初阶段,几乎没有合适的教材,所以卡斯特多从三年级到三年级自己编写教材。由于他专心致力于教学,学生们在发音和英语口语方面进步很快,翻译方面的基本技能也比较扎实。
为了让学生听到地道的西班牙语,卡斯特多还从自己的口袋里买了西班牙的口语教学幻灯片。这本教科书语言真实,对话非常生动。1972年,卡斯特多把它交给了西班牙北外省。这本教科书已在20世纪90年代使用,并已扩展到许多学院和大学。
卡斯特多是中国孔子学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常史茹的老师。昌史茹是卡斯特多中学的学生。后来,常在陕北插队时,坚持自学西班牙语。当时,农村没有西班牙语教师,北京的中学和大学也没有复课。因此,常把练习题发给了卡斯特多,卡斯特多每次都认真地逐字逐句地修改,然后又把它们送回给他。
“每次我收到一本厚厚的练习本,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感激和幸福。他的善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常对说道。
卡斯特多教的一些学生成为外交官,一些成为教师和企业家。西班牙前驻华大使费利佩·德·拉·莫雷纳告诉记者:“学生们喜欢叫他佩佩,非常需要他。”在中国的十年里,他教了几代优秀的西班牙学生。为此,我向西班牙政府申请了一个奖项。”
1980年,卡斯特多结束了在中国的工作,回到了西班牙。
为了表彰卡斯特多对促进西班牙文化的巨大贡献,西班牙政府于1981年授予他阿方索十世骑士勋章。当时,西班牙驻华大使德拉·莫雷纳在北京为卡斯特多举行了颁奖仪式,他的数百名学生和朋友出席了仪式。
1982年,卡斯特多在马德里的家中去世,享年68岁。
卡斯特多对中国、中国学生和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经告诉他的朋友,他希望死后葬在北外,或者在学校留下一些东西,这样他就可以每天“看到”可爱的孩子。岑楚兰告诉记者,卡斯特多的愿望实现了,因为他是一个充满桃李的人,他的精神财富将永远留在学校和学生的心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