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4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9月10日,《科技日报》9月1日在广州举行了呼伦湖升旗仪式,呼伦湖是中国海军新的综合补给船的第一艘船。这标志着呼伦湖军舰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呼伦湖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综合补给船,可为我国海军航母编队和远程机动编队提供海上伴随补给。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国有9艘补给船,但吨位和速度都不如呼伦湖。海军称,呼伦湖突破了新型海上补给装置的开发、大型补给船的总体设计和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补给方式多样,补给能力强。有人说,随着055万吨级驱逐舰提前下水,中国航母编队的最终阵容已经基本确定。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综合补给船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国家海军离岸能力的标志。从发达国家使用海军航空母舰的实际经验来看,一般任务部署超过2个月。航空母舰需要大量补给。几十架飞机和将近一百架飞机不得不上上下下。舰载机也需要补给和维护,大大增加了支援的难度。换句话说,中型或大型航空母舰很难依靠其有限的运载能力来完成任务周期,而船队规模不到10 000吨的船只,如护航船,其自我维持能力就更加有限。”军事评论员王强说,“综合补给船通常能运载数万吨石油和数千吨物资。凭借强大的舰队支援能力,它们自然成为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补给船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发明的,战后由美国开发。这是一艘后勤支援船,可以在航行或停泊在海上时向现有船只提供燃料、淡水、食物和其他消耗品以及鱼雷、炮弹、导弹和其他武器。有了综合补给舰,战斗舰将在航行中得到支援,从而大大扩大活动半径,增加航行速度,增加海上活动时间,并相应地减少对基地支援的需求。
王强说,“呼伦湖船是新一代的综合性海军补给船,主要用于向在公海航行或作业的船只运送水、油和食物等物资。这艘船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海上供应系统。与其他海军补给船相比,它有更强的能力供应干货,液体货物和各种物资。它主要负责舰队级远海伴随的补给支援任务
记者了解到,这种新型的海上供应系统,包括卧式干货供应系统、卧式液体供应系统和立式液体供应系统,能够自动调节索具和管道的张力,以补偿在卧式海上供应过程中海浪和船舶间航行造成的距离变化,并能确保多艘船舶同时获得供应和石油供应。该系统满足防爆、防静电、抗低温、抗潮湿等特殊要求。技术设计、加工和制造极其困难。
“这套海上供应系统是我们新型综合供应船的核心设备。由于需要满足在各种海洋条件下稳定运行的要求,所以开发海洋供应系统是昂贵且困难的。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了这样一套完整的海洋综合供应技术。”王强说。
与综合补给舰相对应的是作战支援舰,它是由美国海军设计的,以配合高速和大型航母战斗群的编队,可以说是综合补给舰的增强版。目前的“供应”级支援船满载排水量为48,800吨,速度为26节,可运载156,000桶燃料、1,800吨弹药、400吨冷冻食品、250吨普通材料和90吨淡水。
王强指出,美国作战支援船是大型、高速、多用途的综合补给船,是为海上机动编队的伴随支援而建造的,可以为编队中的船只提供伴随的一站式供应,而综合补给船是中等海军国家根据自己的军事需要和经济实力而建造的补给船。与美国作战支援船相比,它们的吨位和载重量都有所下降。例如,法国的“杜兰斯”级不到18000吨,速度只有19节。
“据媒体报道,我国海军的呼伦湖船不仅排水量超过4万吨,而且航速也达到25节。同时,在船的左侧有四个补给站,在船的另一侧有三个,这显然是为航空母舰的实际需要而优化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呼伦湖已经超越了综合补给船的概念,成为名副其实的航母战斗支援船的中国版本。”王强的判断。(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