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3字,读完约3分钟
9月4日,美国金融频道cnbc报道称,中国正在加快经济转型,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这将为印度的发展创造机遇。印度正试图按照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模式调整其经济结构,将重点从服务业转移到制造业,并努力在未来十年取代中国成为一个新的“世界工厂”。
1.印度即将成为一个新的制造中心。印度总理莫迪在最近的讲话中一再强调,印度的新发展模式应该侧重于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全球战略研究员桑吉夫桑亚(Sanjeevsanyal)认为,莫迪的讲话表明,印度正试图跟上东亚的步伐,并将其发展模式从服务驱动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桑吉夫说:“印度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有潜力成为下一个世界制造中心。”。
第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印度发展的软肋。过去几十年,以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为特征的东亚发展模式支撑了日本和中国的快速经济崛起。与此同时,印度选择了另一种模式,从小农发展阶段转向服务型发展阶段,忽视了制造业的发展。目前,制造业仅占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5%,而服务业占60%。桑吉夫指出,印度拥有发达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产业和宝莱坞电影产业当然是件好事,但问题是,占国民经济60%的服务业只提供了28%的就业机会,而占国民经济14%的农业提供了50%的全国就业机会。Sangjiff认为,面向服务的发展模式只会让讲英语的老中产阶级受益,而不会让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致富的新中产阶级受益。随着大量年轻人加入劳动力大军,印度迫切需要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吸收新的就业人口。据统计,从2015年到2020年,印度的就业人口将从8.04亿增加到8.56亿。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印度将需要每年增加1000万个工作岗位来跟上人口的增长。
第三,印度在向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障碍。成为“世界工厂”并不容易。首先,必须有大量的资金,金融和银行体系急需扩大。莫迪计划在2015年1月前开设7500万个新的银行账户,这些账户将主要用于向穷人转移和支付直接补贴,并促进居民的长期储蓄。其次,我们应该有能力大规模地安排劳动人口。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它的劳动力系统是僵化的,它的城市无法吸收成千上万蜂拥而至的劳动力。然而,德意志银行的桑吉夫对印度的转型充满信心,认为如果这一想法能够启动,将成为“12亿印度人改变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想成为世界工厂的“印度梦”受到质疑。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驻印度首席经济学家贾汉吉拉兹(Jahangiraziz)对印度的制造成本能否低于中国、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表示怀疑。他说:“由于劳动制度的缺陷,在印度很难雇佣或解雇员工,这使得印度从来都不是一个低成本的生产国。”除了就业制度的劣势,印度没有中国那样发达的基础设施,这也是印度短期内无法逾越的障碍。贾汉吉尔指出,“印度可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但这需要时间,更关键的问题是,随着服务业在人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印度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继续提高竞争力,可能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