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2字,读完约2分钟
《华尔街日报》8月10日报道称,中国官员本周日公布的经济和外贸数据不太好,主要是因为中国面临的国内和国际需求形势持续低迷;大宗原材料国际价格仍处于低位,对中国的进口额、出厂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经济指标有重要影响;此外,人民币持续走强,特别是欧元升值,给中国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然而,中国7月份的经济和外贸数据仍有一些亮点。就数量而言,中国7月份铜、铁矿石、原油、大豆和其他国际大宗原材料的进口均有所增加,表明中国市场需求正在回升,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迹象。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加快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年,中国有望实现7%的预期增长目标。报告内容汇编如下:
首先,中国出口形势严峻,进口正在回升。7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8.3%,进口同比下降8.1%。中国的进口已经连续九个月下降。中国7月份的贸易顺差达到430亿美元,略低于上月的470亿美元。从1月到7月,中国出口下降了0.8%,进口下降了14.6%。中国海关总署表示,“第三季度出口仍将面临强大的下行压力。”中国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的措施,包括出口退税、进口减税和便利通关。就贸易量而言,中国的进口实际上已经开始上升。7月份,中国的铜矿石和铁矿石进口出现增长,而大豆和原油进口则大幅增长。这些迹象非常令人鼓舞。
据专家分析,中国外贸发展主要面临四大挑战:第一,外部需求疲软对中国出口有很大影响。二是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高,今年出口难以保持高增长。第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影响了中国的进口。第四,汇率对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与欧元相比,人民币升值了10%,这给中国的出口,尤其是对欧洲的出口带来了挑战。7月份,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