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9字,读完约4分钟
1.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储备货币取得突破性进展。关于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篮子货币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前已基本做出决定,其工作层已完成相关技术准备。拉加德上周五明确表态支持,包括美国在内的核心成员也发出了支持信号,这使得imf董事会11月30日正式批准人民币加入的手续刚刚办理完毕。人民币将首次进入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组成的国际硬通货俱乐部。这是国际金融高层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认可,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里程碑。人民币进入imf一篮子货币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额翻了一番多,达到1万亿美元。中国通过与各国央行签署货币兑换计划,发放了总额为3万亿美元的短期人民币贷款。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货币后,全球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需求将继续升温。
第二,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货币有利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尽管美国官员仍私下质疑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储备货币的时机是否真正成熟,但他们也认为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自由化。最近,中国加快了金融改革。今年8月,人民币贬值,中方声称这是为了让市场在汇率形成机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还承诺向央行开放债券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表示,“中国将在未来五年进一步改革金融体系。”中国一直在努力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高层官员对此给予了明确的政治支持。如果人民币这次仍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之门外,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无疑将会放缓。
第三,中国金融改革任重道远,人民币暂时难以挑战美元。人民币加入imf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声誉。目前,中国正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然而,不要指望人民币会立即把美元从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拉下来。总的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封闭的市场。一些西方官员担心,中国在汇率自由化和开放问题上可能会“倒退”。与世界主要金融大国不同,中国仍然严格控制人民币汇率和资金的流入流出。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无法与美国、英国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专家认为,西方对中国政治、法律和经济制度的普遍不信任,以及中国实施的金融控制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民币的国际化。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投资咨询公司calamosinvestmentsllc的证券投资经理Nickniziolek表示:“如果从某个市场撤出资金存在障碍,我会三思而后行。”。许多投资者担心,中国的快速增长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巨额贷款的支撑,而现在中国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政府可能很难扭转这一趋势。国际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部门的负责人Sonjagibbs认为,储备货币是否有吸引力取决于国际投资者和央行是否信任该国的法律体系、政治进程、央行独立性和银行监管体系。“建立这种信任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来,国际投资者大规模购买人民币资产,因为他们坚信人民币正处于上升周期。今年早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是正常的。在市场上购买人民币资产的速度立即放缓。据相关统计,今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仅扩大了0.5%,远低于2011年至2014年的年均7%。尽管中国拥有巨额应急缓冲资金,但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尚未达到相应的成熟阶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约有25%的中国企业债务处于风险之中,并警告称,未来可能会出现一波违约潮。与此同时,中国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规模和深度都不够,这使得央行怀疑是否要进一步增持人民币资产。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一直与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