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12字,读完约7分钟

张亚平,青岛海关副局长

8月29日下午,青岛海关与济南海关签署了《新形势下深化全面合作备忘录》。2017年8月29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青岛海关副局长张亚平介绍双方签署的《新形势下深化全面合作备忘录》的相关内容,以及双方海关支持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措施和重点工作,并回答媒体提问。

青岛海关副局长张亚平表示:青岛海关是国家在山东口岸的出入境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山东省青岛、枣庄、烟台、济宁、威海、日照、临沂、菏泽8个城市的所有海关业务。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山东双向开放。山东港口不仅是地方港口,也是国家港口。山东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为此,青岛海关率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展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沿线9个省、自治区10个海关的通关模式已经形成,沿线9万多家企业铺设了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速通关道路。例如,从青岛到霍尔果斯的陆路运输成本每集装箱可降低近2000元,企业综合物流通关成本降低20%-30%。二是促进多式联运业务的发展。全力推进中国沿海首个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落户青岛,优化多式联运口岸监管模式,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目前,该中心已在中欧、中亚、中国、蒙古、中国和韩国开设了四个国际班。今年前7个月,中心集装箱集疏运水平提高了39.5%,推动青岛港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海铁联运集装箱首位。2016年,青岛港在中西部省份的市场份额比上年增长5个百分点。三是推进“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的整合。山东和陕西分别是“一带一路”沿岸重要的沿海和内陆省份。今年5月12日,经青岛海关提议,青岛、Xi安关、检、港、铁等7家单位在青岛签署了《服务供应侧结构改革推进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倡议》及相关配套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实现通关一体化后,向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新势头迈进,共同打造了东部最便捷的内陆“海口”,帮助山东省实现了西部大开发和“提速”。

青岛海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山东双向开放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依靠新思想、新技术、新设备实现“智能监管”。青岛海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依靠观念创新和科技进步,努力提高海关监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努力体现守法的便捷性,实现管控、开放、快速沟通的目标,有效增强社会的“获取感”。一是赶上国家通关一体化改革的重要任务。7月1日,在国家海关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的支持下,实施“一次性申报、分步处置”,改革税收征管方式,推进下级海关职能转变。改革后,海关执法更加统一,货物在口岸滞留时间缩短,真正实现了“世界通行”。青岛海关是全国三大风险防控中心之一,承担全国水路货物安全进出的风险防控工作。改革实施以来,进出口通关干预量分别下降了42%和43.4%。二是积极探索自主改革,打造“智慧监管”青岛计划。青岛港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效率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之一。董家口港也在建设第四代港口。青岛海关主动将自身改革融入港口创新实践。青岛海关遵循“顺势监管”的理念,将“智能监管”融入码头运营的各个环节。它提出了11项创新措施,包括早期机器检查、早期报关和智能无人值守门。减少了15个监管环节,企业物流效率提高了30%,实现了海关现场监管“零干预”、关口监管“零在场”、实物监管“零等待时间”。我所属的黄岛海关已被海关总署列为全国四大“智能监管”示范点之一。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按匹配对象”监管,开发企业“智能肖像”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定位高风险管理对象,提高海关“瞄准”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操作,让守法人员更方便通关。

青岛海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山东双向开放

在落实“爱护衣物”的要求和营造“省事、省时、省钱”的商业环境方面。青岛海关继续推进简政放权。青岛海关和海关所属海关设立了行政审批“窗口”。一些隶属海关的行政审批落户政府服务大厅,推进了行政审批“一网办公”、“数据多办企业少办”。2017年上半年,青岛海关办理行政审批1087件,实现行政许可“零加班”、“零差评”。第二是实现降低功率和重量的要求。彻底清理和简化内部管理事项和操作程序。通过降低内部审批层级、下放审批权限、优化操作流程、简化环节和程序,海关工作效率将不断提高,企业的“收购”意识将不断增强。第三,积极推进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青岛海关与省口岸办公室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机制。积极配合完成联合系统测试和调度,主动承担舱单申报等系统开发任务,将所有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业务和进出境船舶申报业务切换到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目前,正在努力将标准版的“单一窗口”推向地面,并增加其在山东的销量。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标准、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山东版“单一窗口”,充分发挥“单一窗口”在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第四,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效率。着眼于在一年内将通关时间减少三分之一,采取了33项具体措施,海关地区出口通关时间减少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上半年,全面落实对检验无问题的外贸企业免提、免移、免储等费用政策,为企业节约5000多万元。实施重点企业分类、尊重先例、创新税收担保、综合管理总部等措施,一个生产周期可节约风险担保1000万元。加大税收征管研究力度,2016年山东省企业年税负降低2亿元,2017年相关产业增加1.7亿元。实施加工贸易“三方联网审批”改革,试点企业每年可节约1000多万元。

青岛海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山东双向开放

在发行“海洋”一词的同时,充分促进了海运业的健康发展。山东的特色在于海,优势在于海运。它应该通过扩大和加强海洋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形成新的优势。为此,青岛海关以服务海运业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10条和30项配套措施。努力推进东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协助发展集装箱转运、整船转运和过境运输,加强国际转运功能;推进多式联运综合贸易枢纽建设,扩大海铁运输辐射能力;推动物流配送实现双向辐射、立体互动、快速连接和快速连接。努力推动海运业向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和集成化物流服务高端发展。促进保税监管场所保税混合增值服务和港口增值服务的发展;协助建设综合水产交易中心和近海渔业基地,促进近海渔业发展;鼓励期货保税交割和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保税交易,促进资源配置。

青岛海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山东双向开放

推动新兴贸易方式加快发展,搭建外贸增长新平台。在促进传统贸易的稳定和改善的同时,应采取切实措施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和市场采购以及其他新兴贸易形式的发展。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10项制度措施,包括:全程无纸化通关,统一“三表”数据传输标准,实施“简化申报、清单核对和发布、汇总统计”,实施“税收担保、集中纳税、代扣代缴”等。今年前7个月,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总体出口6.4亿元,增长6.2倍,直接进口2.8亿元。2016年11月,第三批国家和山东省唯一的“市场采购”交易模式试点在临沂国际商城启动。青岛海关优化流程,推进无纸化通关,运用电子锁等新技术疏通货物出口渠道。截至2017年7月底,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金额为8.9亿元。(张川)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青岛海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山东双向开放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1065.html